鎮國將軍或鎮國大將軍是中國明、清兩朝時的爵名。在明朝用以授宗室郡王諸子;而在清朝時為宗室封爵的第九級,在不入八分輔國公之下,一等輔國將軍之上。
明朝時,除了郡王長子(嫡長子的封號)外,原則上一律封鎮國將軍(但也有因為是濫妾所生,降等為輔國將軍)。從鎮國將軍開始,不可世襲,諸子皆降一等封將軍或中尉,至奉國中尉則不再降等[1]。
除明朝宗室外,以下著名人物曾經受過鎮國將軍封號:
清朝時的鎮國將軍(满语:ᡤᡠᡵᡠᠨ ᠪᡝ ᡩᠠᠯᡳᡵᡝ ᠵᠠᠩᡤᡳᠨ,转写:Gurun be Dalire Janggin)是宗室的一種爵位,其地位次於不入八分輔國公,高於輔國將軍,為不入八分公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