銚子市(「銚」,拼音:diào,注音:ㄉㄧㄠˋ,粤拼:diu6;日语:銚子市/ちょうしし Chōshi shi */?)是位於日本關東地方東部,千葉縣東北部的城市,是關東平原最東端,利根川流經該市北部之後注入太平洋。為日本少數的幾個漁港城市之一,除了漁業之外,醬油釀造也是銚子當地非常重要的產業之一。
位於銚子市最東端的犬吠埼(日语:犬吠埼)是當地有名的觀光景點,也是日本每年元旦時觀賞元旦日出的熱門地點之一,日本動畫聖誕之吻也在此取景。
位於東京半徑100公里圈內,是關東平原的最東端,北至利根川,東與南面太平洋。江戶時代開發利根川水運,並發展醬油釀造業與漁業。農業以露地蔬菜為主。
銚子市在地形上分為利根川沿岸低地與北總台地(日语:北総台地)兩大部分,土壤表層為關東壤土層。愛宕山(標高73.6公尺)為北總台地最高峰。水田分布在台地山間的谷津田(日语:谷津田)及利根川沿岸,農田多在台地平坦地區。
屬海洋性氣候。濕度高,年均溫約15℃,夏涼冬暖。 銚子市在夏季是關東平原中,高溫較少超過30℃的都市,也極少有熱帶夜。另一方面,冬季時與南九州一樣較為溫暖,氣溫較少低於冰點以下,降雪非常稀少。
由於風力強勁,此地共有34座風力發電廠風車。
原稱「銚子口」。「銚子」為一種開口狹小酒器。因利根川出海口狹小,內部河道較為寬廣,形似銚子而得名。1889年(明治22年)4月1日「市制町村制」施行,「銚子」成為行政區劃名稱。
現在的銚子漁港以高漁獲量聞名,但過去曾是日本三大海難所之一。利根川河口附近的千人塚(銚子市川口町2丁目)是1616年(慶長19年)10月25日銚子沖強風造成千人以上漁民喪生的地點。
※2014年4月3日現在。
※2014年4月3日資料。
銚子市是縣內次於千葉市施行市政的自治體,曾是活躍的港町。現在,人口減少率為縣內第三,已出現少子高齡化現象。過去作為東總地域的中心都市,現在就業活動與商圈逐漸移往鄰近的旭市與茨城縣神栖市,市內缺乏活力,主要活動以觀光及水產業等為主。依據千葉縣估計,2000年至2030年將減少29,490人,人口減少率約37.5%,衰退程度位居縣內第一[2]。
銚子市以財政困難為由,宣布市內的中核醫院銚子市立總合醫院(日语:銚子市立病院)在2008年(平成20年)9月30日休院。[3]
銚子市為著名醬油生產地(YAMASA醬油(日语:ヤマサ醤油))。此外,銚子漁港與犬吠埼等觀光也是本市重要產業。醬油材料的大豆由鹿島港輸入,生產過程產生的大豆渣則是鹿島臨海工業波崎地區飼料工廠的原料。本市與市琥珀產地。
市內有許多風力發電設備,大半位在以屏風浦為中心的高地。
其他風力發電:
銚子是北上的「黑潮」與南下的「親潮」交會處,漁獲量極大。此外,銚子港(日语:銚子港)的沙丁魚捕獲量在日本名列前茅,但與1988年(昭和63年)的最高峰相比僅剩百分之一。
大潮祭(舊曆6月15日)、金目鯛祭(きんめだいまつり)(7月)、港祭(みなとまつり)(8月)、產業祭(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