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府文庙为旧时中国浙江金华府府学文庙,原位于子城内西南,即今中国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八咏楼东北、原金华市第六中学一带,原建筑今已不存,近年考古发掘出棂星门、泮池、大成门与大成殿遗址。
金华县文庙宋初在县东,庆历四年(1044)迁子城外东南,熙宁五年(1072)又迁子城内西南,大观元年(1107)建于原司理院竹木场地(金华府署西四十步),即今址,元明清多次重建[1]。民国后相继改为金华中学、国立英士大学农学院、金华师范学校和金华市第六中学等,今学校已迁出,现状孔庙正在重建中[2]。
据明万历六年(1578)、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两版《金华府志》记载及近年考古发现,金华府文庙布局为前庙后学,中轴线上依次为庙门、棂星门三座、泮池泮桥、大成门五间(两侧为祭祀庖库,门外东为祭器库,西为经籍库)、大成殿七间(带副阶,重檐歇山顶,前有东西庑各五间)、明伦堂(前有博文、约礼、养正、明经四斋)、敬一亭和启圣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