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荒傳說》是香港作家黃易所寫的武俠小說作品,以五胡亂華中淝水之戰後的時代為背景,期為自己一系列武俠小說來龍去脈做總結。本書2001年-2005年由香港黃易出版社出版(共四十五冊);2007年臺灣由時報出版社出版(共十五冊),2015年臺灣由蓋亞文化重新推出完整版(共十五卷)[1]。三位主角分別為燕飛、劉裕和拓跋珪。部分角色及情節在黃易其後作品(如《日月當空》)中出現。
五胡亂華之際,在淮水和泗水之間,有一大片縱橫數百里,布滿廢墟的無人地帶,南方漢人稱之為「邊荒」,北方胡人稱為「甌脫」,而位於此區核心處的邊荒集,卻是當世最興旺也是最危險的地方。
出身魔門的竺法慶以弥勒教倡始者的身份,在北方打出新佛出世的名義,更聲稱自己本人便是活弥勒,号召沙门信徒,倡说只有跟新佛走的人,才配称大乘,更不屑佛门十戒法,進而与尼惠晖结为夫妇,號稱破除淫戒。北方佛门高僧曾三度聯手圍剿,卻被竺法慶、尼惠晖跟竺不歸等人连手打敗,使竺法慶以此为借口,霸灭寺舍,屠戮僧尼,焚烧经典[4]。
竺法慶不但本人智計非凡,更有化名譙縱的魔門高手連時應暗中幫助,完成蕩平北方佛門的事業[5],透過大批沙门和民众支持,並和政治勢力劃清界限,使苻坚也不敢輕言掃蕩。而竺法慶更用打破戒律為號召,吸引司马曜和司马道子信奉,試圖把彌勒教的勢力擴展至南方,派出竺雷音、竺不歸作為先行人員進入建康。
結果在謝玄搶先一步斬殺竺不歸後[6],竺法慶進軍南方的事業大為受挫,在追殺燕飛搶奪心佩時,竺法慶本人也中計失手,敗亡於燕飛劍下[7],使彌勒教中心思想頓時瓦解,在尼惠暉決心和燕飛聯手對付孫恩後,宣告解散彌勒教,而殘餘的部眾如四大金剛、竺雷音等人為爭奪竺法慶搜刮多年的財寶佛藏和楚無暇兵刃相向,反而中毒被殺,最後彌勒教只剩下依附北魏的楚無暇一人[8]。
魏晉南北朝有著名的「九品中正制」,東晉武林中也有與之類似的「九品高手榜」。此「九品高手榜」並非是武林人士私自定的,而是經過了當朝名士的認可。所以此榜中大多是在社會上很有身份的,比如名士,或者是政治風雲人物。
不滿九品高手皆出自士族,由寒士對士族以外的高手另行比較的排行榜。
小說成書於香港主權移交後,因此邊荒集某程度上隱喻香港,如為刺激邊荒經濟,舉辦邊荒旅行團,比喻自由行(雖然成書時自由行政策仍未實行)等,故事結局中,隨著晉軍大舉北伐,令邊荒集失去原有地位,亦隱喻香港主權移交後漸漸失去中國和西方間的橋樑地位。
主編黃玉郎、美術主筆葉明發。故事講述,時值西晉年間,五胡入侵中原。氐秦之主苻堅在一統北方後,揮軍南下,與此同時,西晉王朝亦派出了中書令謝安之侄謝玄迎戰。而最先受到戰火波及的邊境,在被稱作邊荒集的地方,名為燕飛的男子與苻堅的猛將豪帥及禿髮烏狐正在展開一場惡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