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4′06″N 116°39′47″E / 39.90161803340149°N 116.66307297324799°E / 39.90161803340149; 116.66307297324799
通州南门是明清通州旧城的南门,及其瓮城位于南大街与南关大街交界处[1],现已拆除。城门题为迎薰[2]。
通州南门外有通州下闸[3],曾是木坝,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九月十五日,乾隆皇帝下令“若照旧仍修木坝,恐难经久,应一律改修石坝。”[4]
1900年8月9日凌晨,八国联军中的日军到达了通州南门。凌晨3点20分,日军工兵第三中队使用黄色火药二十千克将紧闭的古城门炸倒(日军记录到,有两道门,其中第一门厚四米多,里面用沙袋覆盖)[5],开始抢劫通州城中财物。日军占领了大運中倉和大運西倉,抢走了全部仓粮和藏在仓场衙门地下室的185万两白银,烧毁仓场衙门、通粮厅、大运西仓等漕运官署和设施[6]。日军抢完后,俄军8时才到达通州,继续抢夺日军没抢完的价值较低的财务。通州城中死者六成,逃者三成,只剩一成老弱病残[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