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 中的醫學内容
仅供参考 ,並
不能 視作專業意見。如需獲取醫療幫助或意見,请咨询专业人士。詳見
醫學聲明 。
蟠尾絲蟲症
O. vovulus ,河川盲的病原。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线虫动物门 Nematoda
纲:
色矛綱 Chromadorea
亚纲:
色矛亞綱 Chromadoria
目:
小桿目 Rhabditida
亚目:
旋尾亞目 Spirurina
下目:
旋尾下目 Spiruromopha
总科:
絲蟲總科 Filarioidea
科:
蟠尾絲蟲科 Onchocercidae
属:
蟠尾屬 Onchocerca
种:
蟠尾絲蟲症 O. volvulus
二名法
Onchocerca volvulus Bickel, 1982
蟠尾絲蟲症 或蟠尾絲蟲病 (拉丁語 :Onchocerciasis ),又名河川盲 、河盲症 (river blindness),是一種因感染蟠尾絲蟲引起的疾病。病狀包括嚴重搔癢、皮下腫塊,以及失明 [ 1] 。其同時是全球僅次於沙眼 的可造成失明 之第二大感染症 [ 2] 。
蟠尾絲蟲會透過蚋屬 的蚋 (又名黑蠅,Black fly)叮咬而散播[ 1] 。通常需要經過多次叮咬才會感染[ 3] 。這些黑蠅生活在河流旁,這就是這種病得名河盲症的原因[ 2] 。蟠尾絲蟲成蟲一旦進入人體後,進行有性生殖產出微絲蟲,接著移行至皮膚,眼睛等其他器官[ 1] ,接著在皮膚感染下一隻叮咬病患的蚋[ 1] 。有幾種方法能夠用來診斷蟠尾絲蟲病:將皮膚組織切片 置於生理食鹽水 中觀察有無幼蟲出現;裂隙燈檢查眼睛前房內有無發現幼蟲;或是從(手術移除的)皮膚結節中發現成蟲[ 4] 。
預防此疾病的疫苗 尚未問世[ 1] 。預防措施就是避免遭受病媒咬傷。方法包含使用蚊香 、穿著合適衣物[ 5] 。其他努力方向包含減少噴殺蟲劑 病媒的棲息[ 1] 。在世界上許多區域為了根除此病,而每年兩次對整個族群投以治療。對感染者的治療方式通常是每六到十二個月投以一次伊維菌素 [ 1] [ 6] ,這種治療方式可殺死體內幼蟲卻不能殺死成蟲[ 7] 。使用多西環素 可殺死微絲蟲 體內的內共生菌 沃爾巴克氏體 ,並可減弱蟲體活性,此治療方式也受到部分醫生推薦[ 7] 。另外也可以透過手術移除皮下腫塊[ 6] 。
大約有170萬人到250萬人受到蟠尾絲蟲症感染,約80萬人因此視力受損[ 3] [ 7] 。多數感染發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 ,少部分案例在葉門 、中美洲 及南美洲 的偏遠地區被發現[ 1] 。1915年,魯道夫·羅伯斯 醫師首次发现了眼疾與蟠尾絲蟲的關係[ 8] 。這個疾病被世界衛生組織 列入被忽略的熱帶疾病清單 [ 9] 。
生活史
蟠尾絲蟲的生活史
蟠尾絲蟲 的生活史 始於受到寄生之蚋屬 (Simulium )的雌性蚋 (Black fly)吸血 的過程,唾液 含有第三期的幼蟲 (larva,非nymph),順其口器 進入下一個宿主 體內,幼蟲會從叮咬處移動到皮下組織 或其他部位(如眼睛),並且形成橢圓形 突起的結節 (nodule),經6至12個月後化為成蟲。身型較小的雄性成蟲會從結節移行到皮下組織其他位置,隨機遇上體型較大的雌蟲進行交配,受精後的雌蟲每天可產下1,000至3,000個卵 ,且可在人體內活上約15年,驚人的蟲卵數量造成治療時程漫長;而卵的成熟會在卵內形成第一期的微絲蟲 (microfilariae),再由母體一次一隻排出至宿主皮下組織。正常的微絲蟲在人體內則可活上1至2年,這些第一期的微絲蟲又將在下一次受到蚋 叮咬時被帶走,而在這種昆蟲體內,經過1至3週的發展形成第三期幼蟲。值得注意的是,人類對蟠尾絲蟲而言是唯一的最終宿主 (definitive host),也就是說,人類如果消失,這種寄生蟲就會隨之滅絕。
蟠尾絲蟲的生活史
致病機轉
成蟲停留在皮下結節,因此宿主 免疫系統 受到限制;微絲蟲則可以誘發強烈的發炎反應,尤其當它們死亡時更為劇烈,近年發現死亡中的微絲蟲會釋放抗原性的物質Wolbachia,這會啟動先天性免疫反應,並產生發炎和相關病變。Wolbachia相關衍生物曾被證實是蟠尾絲蟲成蟲和微絲蟲的內共生生物 (endosymbionts),而病症的嚴重不只和發炎程度正相關,也和微絲蟲 的數量成正比。
皮膚病變
典型的皮膚病變包含異常發癢、水腫、發炎。
眼部病變
角膜 表面是微絲蟲移行的另一個部位,在此免疫系統仍可作用,當該部位受損、發生點狀角膜炎 ,隨著發炎消退,這些症狀也會隨之清除;但如果是慢性感染,角膜可能硬化,使得鄰近區域模糊或無法透光,導致失明。
治療
从一种黑蝇 成虫(学名 :Simulium yahense )触须之中伸出的旋盘尾丝虫 )。在非洲,这种寄生虫 是导致河盲症的病原体 。照片所示为标本经化学方法固定和临界点 干燥,并采用常规扫描电子显微镜 (放大100倍)时进行观察的情形。
治療蟠尾絲蟲主要用藥為伊维菌素 (Ivermectin,商品名:Mectizan),患者每12個月需接受一次治療,利用藥物癱瘓微絲蟲,並避免它們所造成的癢,此外,由於該藥物無法殺死成蟲,卻可以避免他們產下後代,因此這種藥品可同時阻止病變和傳播。
疾病控制
1974年,第一個針對河川盲的蟠尾絲蟲症控制計畫(Onchocerciasis Control Programme, OCP)幫助11個國家,花費3千萬美金,使用杀幼虫剂larvicide噴灑河川,控制蚋 的數量。該計畫動員世界衛生組織 、世界銀行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
1988年,由於新製藥物伊维菌素(Ivermectin)研發成功,OCP將蟠尾絲蟲症正式由公共衛生問題移除。
1988年起,默克公司 (Merck & Co.)藉藥物捐助計畫免費提供伊维菌素,偕同美國衛生部 、世界衛生組織 在河川盲地方病 流行區發放。
1992年,美國開始推動蟠尾絲蟲症根除計畫,使用藥物伊维菌素。
1995年,非洲蟠尾絲蟲症控制計畫的推動擴及19個國家,使用藥物伊维菌素。
2002年,OCP計畫告終,但並未完全解決河川盲的問題,因此未來仍需持續監控避免該傳染病再度擴大。
參考來源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Onchocerciasis Fact sheet N°374 . World Health Oragnization. March 2014 [20 March 2014]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4-03-16).
^ 2.0 2.1 Onchocerciasis (also known as River Blindness) . Parasites. CDC. May 21, 2013 [20 March 2014]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5-27).
^ 3.0 3.1 Parasites – Onchocerciasis (also known as River Blindness) Epidemiology & Risk Factors . CDC. May 21, 2013 [20 March 2014]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5-11).
^ Onchocerciasis (also known as River Blindness) Diagnosis . Parasites. CDC. May 21, 2013 [20 March 2014]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5-11).
^ Onchocerciasis (also known as River Blindness) Prevention & Control . Parasites. CDC. May 21, 2013 [20 March 2014]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5-11).
^ 6.0 6.1 Murray, Patrick. Medical microbiology 7th. Philadelphia: Elsevier Saunders. 2013: 792 [2015-01-21 ] . ISBN 9780323086929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8-06).
^ 7.0 7.1 7.2 Brunette, Gary W. CDC Health Information for International Travel 2012 : The Yellow Boo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258 [2015-01-21 ] . ISBN 9780199830367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8-06).
^ Lok, James B.; Walker, Edward D.; Scoles, Glen A. 9. Filariasis. Eldridge, Bruce F.; Edman, John D.; Edman, J. (编). Medical entomology Revised.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2004: 301 [2015-01-21 ] . ISBN 9781402017940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8-06).
^ Reddy M, Gill SS, Kalkar SR, Wu W, Anderson PJ, Rochon PA. Oral drug therapy for multiple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 a systematic review . JAMA. October 2007, 298 (16): 1911–24. PMID 17954542 . doi:10.1001/jama.298.16.1911 .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