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伊·杰·格劳伯(英語:Roy Jay Glauber,1925年9月1日—2018年12月26日[1]),美国物理学家,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和亞利桑那大學光學科學兼職教授,出生於紐約市。他因“对光学相干性的量子理论的贡献”而获得一半的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另一半由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约翰·霍尔和德国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特奥多尔·亨施分享。他亦是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的掃帚保管員,總是負責清掃臺上的紙飛機。
羅伊·格勞伯1941年畢業於布朗克斯科學高中,之後便繼續在哈佛大學读本科,在大學二年級時他被招募到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之中加入曼哈頓計畫,當時他18歲,是當時參與的科學家中最年輕的一位,而他的工作是涉及計算臨界質量的原子彈。兩年後他在洛斯阿拉莫斯收到他的學士學位,於是他回到哈佛,在1946年和1949年獲得博士學位。
他製作了光電探測的模型,並解釋不同類型光的基本特徵,例如激光燈(見相干態)以及光從燈泡(見黑體),並在1963年發表這項發現。而他的理論被廣泛的應用於量子光學。罗伊·格劳伯对于物理学最突出的贡献是提出了相干态的概念和其后的数学基础。1993年邀请上海大学的沈文达教授合作研究激光测量技术,沈文达教授的研究生甘永超受到导师们的启发于1995年发表《辐射场的内禀结构研究》,揭示“波在结构上的粒子性”,后来称之为“第三种波粒二象性”。
羅伊·格勞伯的研究獲得許多榮譽,包括1985年機管局在費城富蘭克林學會的邁克爾遜獎章和美國光學學會的馬克斯玻恩獎,1996年美國物理學會的丹尼·海涅曼數學物理獎以及2005年的諾貝爾物理獎。2008年4月22日,格勞伯教授在西班牙的馬德里被授予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的金牌。
他生前住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的阿靈頓。2010年4月15日阿靈頓警方抓到一名男子,他涉嫌闖入羅伊·格勞伯的家,後來被判非法入侵,但最後只是把羅伊·格勞伯諾貝爾獎杯的複製品被偷走。
羅伊·格勞伯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和五個孫子。
1901年:伦琴 / 1902年:洛伦兹、塞曼 / 1903年:贝克勒、皮埃尔·居里、玛丽·居里 / 1904年:瑞利 / 1905年:菲利普·莱纳德 / 1906年:汤姆孙 / 1907年:迈克耳孙 / 1908年:李普曼 / 1909年:马可尼、布劳恩 / 1910年:范德瓦耳斯 / 1911年:维恩 / 1912年:达伦 / 1913年:昂內斯 / 1914年:劳厄 / 1915年:劳伦斯·布拉格、亨利·布拉格 / 1917年:巴克拉 / 1918年:普朗克 / 1919年:施塔克 / 1920年:纪尧姆 / 1921年:爱因斯坦 / 1922年:玻尔 / 1923年:密立根 / 1924年:西格巴恩 / 1925年:弗兰克、赫兹
1926年:让·佩兰 / 1927年:康普顿、威耳逊 / 1928年:理查森 / 1929年:德布罗意 / 1930年:拉曼 / 1932年:海森堡 / 1933年:薛定谔、狄拉克 / 1935年:查德威克 / 1936年:赫斯、安德森 / 1937年:戴维孙、汤姆孙 / 1938年:费米 / 1939年:劳伦斯 / 1943年:施特恩 / 1944年:拉比 / 1945年:泡利 / 1946年:布里奇曼 / 1947年:阿普尔顿 / 1948年:布萊克特 / 1949年:汤川秀树 / 1950年:鲍威尔
1951年:考克饶夫、沃爾頓 / 1952年:布洛赫、珀塞尔 / 1953年:泽尔尼克 / 1954年:玻恩、博特 / 1955年:兰姆、库施 / 1956年:肖克利、巴丁、布拉顿 / 1957年:杨振宁、李政道 / 1958年:切连科夫、弗兰克、塔姆 / 1959年:塞格雷、张伯伦 / 1960年:格拉泽 / 1961年:霍夫施塔特、穆斯堡尔 / 1962年:朗道 / 1963年:维格纳、梅耶、延森 / 1964年:汤斯、巴索夫、普罗霍罗夫 / 1965年:朝永振一郎、施温格、费曼 / 1966年:卡斯特勒 / 1967年:贝特 / 1968年:阿尔瓦雷茨 / 1969年:盖尔-曼 / 1970年:阿耳文、奈爾 / 1971年:伽博 / 1972年:巴丁、库珀、施里弗 / 1973年:江崎玲於奈、贾埃弗、约瑟夫森 / 1974年:赖尔、休伊什 / 1975年:玻尔、莫特森、雷恩沃特
1976年:里克特、丁肇中 / 1977年:安德森、莫特、范扶累克 / 1978年:卡皮察、彭齐亚斯、威尔逊 / 1979年:格拉肖、萨拉姆、温伯格 / 1980年:克罗宁、菲奇 / 1981年:布隆伯根、肖洛、西格巴恩 / 1982年:威爾森 / 1983年:钱德拉塞卡、福勒 / 1984年:鲁比亚、范德梅尔 / 1985年:克利青 / 1986年:鲁斯卡、宾宁、罗雷尔 / 1987年:贝德诺尔茨、米勒 / 1988年:莱德曼、施瓦茨、施泰因贝格尔 / 1989年:拉姆齐、德默尔特、保罗 / 1990年:弗里德曼、肯德尔、泰勒 / 1991年:德热纳 / 1992年:夏帕克 / 1993年:赫尔斯、泰勒 / 1994年:布罗克豪斯、沙尔 / 1995年:佩尔、莱因斯 / 1996年:戴维·李、奥谢罗夫、理查森 / 1997年:朱棣文、科恩-塔诺季、菲利普斯 / 1998年:勞夫林、施特默、崔琦 / 1999年:胡夫特、韦尔特曼 / 2000年:阿尔费罗夫、克勒默、基尔比
2001年:康奈尔、克特勒、威曼 / 2002年:戴维斯、小柴昌俊、贾科尼 / 2003年:阿布里科索夫、金兹堡、萊格特 / 2004年:格娄斯、波利策、韦尔切克 / 2005年:格劳伯、霍尔、亨施 / 2006年:马瑟、斯穆特 / 2007年:费尔、格林贝格 / 2008年:南部陽一郎、小林誠、益川敏英 / 2009年:史密斯、博伊尔、高錕 / 2010年:海姆、诺沃肖洛夫 / 2011年:珀尔马特、施密特、里斯 / 2012年:阿罗什、瓦恩兰 / 2013年:恩格勒、希格斯 / 2014年:赤崎勇、天野浩、中村修二 / 2015年:梶田隆章、麥克唐納 / 2016年:索利斯、霍尔丹、科斯特利茨 / 2017年:魏斯、巴里什、索恩 / 2018年:阿什金、穆鲁、斯特里克兰 / 2019年:皮布尔斯、奎洛兹、马约尔 / 2020年:彭罗斯、根策尔、盖兹 / 2021年:真鍋淑郎、哈塞尔曼、帕里西 / 2022年:阿斯佩、克劳泽、蔡林格 / 2023年:阿戈斯蒂尼、克劳斯、呂利耶 / 2024年:霍普菲尔德、辛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