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中的醫學内容
仅供参考,並
不能視作專業意見。如需獲取醫療幫助或意見,请咨询专业人士。詳見
醫學聲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英語:Diabetic retinopathy)是糖尿病的并发症。长期的高血糖环境会损伤视网膜血管的内皮,引起一系列的眼底病变,如微血管瘤、硬性渗出、棉絮斑、新生血管、玻璃体增殖、黃班水腫、糖尿病視網膜病變[1]甚至视网膜脱离。一般糖尿病出现十年以上的病人开始出现眼底病变,但如果血糖控制差,或者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患者则可能更早出现眼底病变,故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到眼科检查眼底。
分级
分级
- NPDR: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PDR: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单纯性
增殖性
診斷
- 1. 標準視網膜彩色攝影(standard retinal color photography):可顯示出1/3視網膜表面(後表面)的血管分布。
- 2. 螢光血管攝影法(fluorescein angiography):用於判斷血管通透性和血管三層之結構。
- 3. 超寬視野眼底攝影(ultrawide-field photography of the fundus ):可看到80%的視網膜表面,相較標準視網膜彩色攝影,能顯示出更多發生病變的區域。
- 4. 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非侵入式進行視網膜縱斷面及橫斷面掃描,影像可顯示黃斑中央小凹(fovea)區域是否增厚、不規則,為診斷糖尿病黃斑水腫的好工具。但因無法由OCT判斷視網膜血管內部的微小變化,如血管通透性、血流滲出之強度等,因此需搭配其他血管攝影法進行檢查。
- 5. 自適應光學技術(adaptive optics technology):如使用雷射式眼底鏡、泛光照明器。這項技術透過可塑形之鏡片偵測視網膜不正常的反射光波,其解像力高,可顯示視網膜上極微小的構造。
- 6. 人工智慧:透過深度學習,人工智慧得以經由影像判讀,辨識視網膜病變區域,並提供相關預後和治療方針。[2]
治療
- 1. 腦垂腺切除術(1970年代以前)
- 2. 泛視網膜雷射 (1970年代至今都有使用)
- 3. 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抗體:於治療糖尿病黃斑水腫具有一定之成效,如bevacizumab、afibercept已獲得FDA核可。[2][3]
延伸閱讀
- Evaluation and Care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Retinopathy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April 23, 2020 Julie R. Ingelfinger, M.D., Editor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ra190963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March 29, 2012 David A. Antonetti, Ph.D., Ronald Klein, M.D., M.P.H., and Thomas W. Gardner, M.D.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ra100507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連結
- ^ 【陳卓琪眼科醫生】與【高永文醫生】在【獅子會】活動中推廣【糖尿病及相關眼疾】的健康知識. 睛明護眼 www.EyeCareHK.org. 2019-06-24 [2019-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8) (中文(香港)).
- ^ 2.0 2.1 存档副本. [2020-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2).
- ^ 存档副本. [2020-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