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反应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都将明显优于第二代反应堆。这包括先进的核燃料管理技术,更高的热效率、被动核安全(英语:Passive nuclear safety)系统,标准化设计,从而降低维护和投资成本。世界上首个第三代核电站是1996年建造的日本柏崎刈羽核能發電廠(一座ABWR)。由于安全是核电发展的前提,目前世界各国新建核电站普遍采用更安全、更经济的第三代核电机组。
由于新型反应堆建设停滞不前,新建的第二代/第二代+反应堆设计继续(但不断下降),第三代反应堆数量相对较少。截止到2017年,第四代反应堆仍在研发阶段,且在2030年之前開始商业运行的機會較低[1]。
世界核工业国在回顾三十余年第二代核电場的建造和运行经验,尤其总结美国三哩島核泄漏事故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廠事故的经验教训之后,为使今后建造的核电場在安全性、经济性、安全审评稳定性以及保护核电业主投资等方面有大的改进,而积极推行研发第三代核反应爐。首先是美国电力公司发起建立先进轻水反應爐(ALWR)设计的技术基础,为设计美国下一代先进轻水反應爐(ALWR),進行了一项先进轻水反應爐ALWR计划,并编制了一份美国核电用户要求文件(URD),继而欧洲10家核电公司也开始编写欧洲核电用户要求(EUR)文件。
URD和EUR规范第三代核电場的设计技术基础,其要点如下:
ALWR高层安全设计要求,其要点如下:
第三代压水反應爐核电站有两种类型:改进型电厂(如EPR)和非能动型电厂(如AP1000)。URD对两种类型的核电厂又分别提出专用要求,其要点如下:
和NRC在1990年代认证的第三代先进的反应堆设计相比,第三代+的设计在安全上和经济上提供了显著的改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