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霧溪,(太魯閣語:Yayung Takilis、Yayung Paru、Yayung Mntudu[1]:36-37)是一條位於台灣花蓮縣的知名河川,因切割出落差達1千多公尺的太魯閣峽谷而聞名。此溪發源於中央山脈的奇萊北峰與合歡東峰之間的北坡。其中在天祥至錦文橋,此河段的河蝕地形就是太魯閣峽谷。支流不多,都集中在其上游區域。[2]
地理
立霧溪總長約有55公里,流域面積有616.3平方公里,平均坡度1:32,最長支流為陶塞溪。建有不少橋樑,其中錦文橋是太魯閣峽谷的起點。立霧溪源頭來自海拔3000公尺以上中央山脈,流經55公里長的河道,流經錦文橋後形成沖積扇,在下游匯集一條支流砂卡礑溪,經過太魯閣大橋後注入太平洋海平面。[2]下切浚深,河水湍急,落差甚大,形成不少瀑布,比如達歐拉斯瀑布。
2009年10月,立霧溪受到大雨沖刷山壁,土石崩落至溪谷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不久便隨之沖破壩體。[3]
生態
立霧溪流域因太魯閣峽谷以及涵蓋寒帶至熱帶之氣候,當地生態豐富。支流砂卡礑溪中雖少有特有種但洄游生物多。[2]
歷史
立霧溪河口曾是砂金產地,據歷史記載可追溯到17世紀時,葡萄牙人曾在立霧溪河口發現砂金,從而吸引荷蘭人東部探金,後期也有漢人在此探勘金脈;據傳盛產金礦的「多羅滿」就是指立霧溪河口。其河口北側為得其黎海岸。現在立霧溪的源頭前往屏風山的半途仍有合歡金礦的遺跡。
名稱
關於立霧溪名稱的由來,太魯閣族人稱之Yayung Paru(意為「大河」)、Yayung Mntudu(意為「大小溪澗匯流成河」)。外人則以位在溪口北岸的太魯閣族崇德部落,原名德路固語:Tkijig、Takili社稱溪名:荷蘭東印度公司稱此溪為Takilis(又稱為Takijlik / Taccalies);[1]:36-37清代文獻以擢其力、得其黎漢語音譯;日治時以歷史假名遣「タツキリ Takkiri」音譯,當年促音符號沒有縮小,如促音改發ツ音,正好以日文漢字「立つ霧/たつきり Tatsukiri」同音轉寫;戰後初期以漢字「達基利溪」、「塔次基里溪」音譯,後來才直接使用日文漢字為立霧溪。立霧溪源發合歡山、奇萊北峰、屏風山的源頭仍保留「塔次基里溪」的名稱。[4]
聚落
1920年代,在天祥至慈母橋間有原住民族十數個社。1920至40年代,族人因日治政府集團移住計畫而逐漸遷出,至1941年底僅剩砂卡礑社等3社有人居住。1960年代,其餘3社也遷出該地。[2]
部分居民在遷出後返回舊地開墾,有些在作物收成後離去。[2]
水系主要河川
主要橋樑
以下由河口至源頭列出主流上之主要橋樑:
圖片集
-
-
從天峰塔俯瞰大沙溪谷與天祥河階。
-
位於臺灣中橫公路的太魯閣國家公園景色。圖右是位於
天祥的祥德寺。
-
太魯閣峽谷。
-
-
太魯閣峽谷。
-
立霧溪出海口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