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中原(英語:Chung-Yuan Mou,1950年3月15日—),基隆人,台灣化學研究者、教育工作者,中央研究院院士,現任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1],曾任國家科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
他在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取得學士學位(1970年),在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取得化學博士學位。取得博士學位後,曾在美國奧勒岡大學和普度大學做研究。
1978年返台任教至今,專長除了奈米科技、材料科學外,牟中原也對科學教育相當有熱忱。他認為,「好的『物理化學實驗』可以幫助學生進入『物理化學』」,應當透過實驗學習培養出化學家[3]。
1994年到1996年間應李遠哲邀請擔任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委員。1999年至2001年擔任國科會化學學門召集人。
2005年,牟中原主編國中教育的部編本自然教科書,並認為政府應將力量投入教材研發,讓優質的教材引導民間的教材。[4]
2016年獲選為第31屆中央研究院數理科學組院士[5]。同年底,與詹維康博士及臺北醫學大學校長閻雲合作創辦奈力生醫公司,將自身投入近二十年研發的「二氧化矽奈米 粒子藥物輸送平台技術」產業化,投入癌症藥物研究,「開闊臨床藥物價值及其適應症之可能性」。
2020年8月,牟中原辦理退休[6],改任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目前亦擔任台灣觸媒學會理事長。
牟中原育有二子,大兒子於美國工作,二兒子牟昀在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從事生物醫學研究,專注於癌症療法的基因改造工程技術。[7]
主編和總訂正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2005年起推出的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部編本教科書》和教師手冊。
2021年7月15日在自己的臉書上發文部分台灣人不愛打AZ疫苗是一種自私又勢利的反應,以為便宜沒好貨,引發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