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尼伯[註 1][1](英語:Winnipeg;i)座落於草原三省東緣,是加拿大第八大都會區暨第六大城市,也是曼尼托巴省省会和该省最大城市,半數以上的曼尼托巴省人口集中於此,现有人口约75万[2]。溫尼伯的名字源於當地原住民的克里語,意為“渾水”。它是一個運輸、經濟、製造業、農業與教育的重鎮。同時也是西加拿大的重要交通樞紐,距美国邊境仅96公里。1738年,法國商人在此建立第一個貿易站,在這之前,溫尼伯已成為原住民諸部落的貿易中心。1812年,一批蘇格蘭移民在此定居。1873年,城市人口增至1869人。
溫尼伯的經濟由金融、製造、餐飲、文化及旅遊組成。城內有理查德森國際機場。由北美一級鐵路構築的城市鐵路東西通往加拿大各省,向南則駛往美國。以溫尼伯為主場的體育隊有:溫尼伯藍色轟炸機隊(加拿大式橄欖球)、溫尼伯噴射機隊(冰球)及溫尼伯黃金眼隊(棒球)。坐落在溫尼伯的大學及學院有:曼尼托巴大學、溫尼伯大學、加拿大門諾會大學、聖伯尼菲斯大學及紅河學院。
溫尼伯擁有不同種群的人口,其中菲律賓人占總人口的比例數在加拿大全國為最高,他加祿語也成為城市中使用比例最高的非英語第二語言。然而,其人口的絕大多數仍由歐洲裔構成(如烏克蘭裔、俄羅斯裔、德裔)。其中十分之一以法語為母語。溫尼伯亞裔在市中心也建立了唐人街。
地理
溫尼伯位於整個北美洲的中心,坐落於北紅河與阿西尼泊因河的之間的交匯處的冲积平原。由於地理形狀像是個叉子,溫尼伯也被稱作叉子城而著名。由于历史上红河多次发生洪水,温尼伯城市周围修建了红河泄洪水道来保护城区。
人口
溫尼伯是省內最大都市,該省有60%以上的人口都居住于该市,約有70万人[2]。另外,溫尼伯人口普查整合區(包括周圍的農村自治區)人口約有778,489人[3]。
氣候
溫尼伯屬於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故氣候相當極端,整體來說溫尼伯算是世界上最冷的大城市之一,11月中到3月之間平均溫度都處於攝氏0度以下(夜晚甚至可以到攝氏負40度),5月到9月溫度經常達到攝氏30度(華氏86度),甚至有時候高達攝氏35度(華氏95度),比其他大草原城市的降雨與降雪機率高,但全年陽光充足,據統計,全年日照天數達318天。
温尼伯(温尼伯机场)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湿热指数
|
6.3
|
11.1
|
18.8
|
34.1
|
40.2
|
46.1
|
44.7
|
45.5
|
45.9
|
34.3
|
23.9
|
9.3
|
46.1
|
历史最高温 °C(°F)
|
7.8 (46.0)
|
11.7 (53.1)
|
23.7 (74.7)
|
34.3 (93.7)
|
37.0 (98.6)
|
37.8 (100.0)
|
37.8 (100.0)
|
40.6 (105.1)
|
38.8 (101.8)
|
31.1 (88.0)
|
23.9 (75.0)
|
11.7 (53.1)
|
40.6 (105.1)
|
平均高温 °C(°F)
|
−12.7 (9.1)
|
−8.5 (16.7)
|
−1.1 (30.0)
|
10.3 (50.5)
|
19.2 (66.6)
|
23.3 (73.9)
|
25.8 (78.4)
|
25.0 (77.0)
|
18.6 (65.5)
|
10.8 (51.4)
|
−0.9 (30.4)
|
−9.7 (14.5)
|
8.3 (46.9)
|
日均气温 °C(°F)
|
−17.8 (0.0)
|
−13.6 (7.5)
|
−6.1 (21.0)
|
4.0 (39.2)
|
12.0 (53.6)
|
17.0 (62.6)
|
19.5 (67.1)
|
18.5 (65.3)
|
12.3 (54.1)
|
5.3 (41.5)
|
−5.3 (22.5)
|
−14.4 (6.1)
|
2.6 (36.7)
|
平均低温 °C(°F)
|
−22.8 (−9.0)
|
−18.7 (−1.7)
|
−11 (12)
|
−2.4 (27.7)
|
4.8 (40.6)
|
10.7 (51.3)
|
13.3 (55.9)
|
11.9 (53.4)
|
6.0 (42.8)
|
−0.3 (31.5)
|
−9.6 (14.7)
|
−19.1 (−2.4)
|
−3.1 (26.4)
|
历史最低温 °C(°F)
|
−42.2 (−44.0)
|
−45 (−49)
|
−37.8 (−36.0)
|
−26.3 (−15.3)
|
−11.1 (12.0)
|
−3.3 (26.1)
|
1.1 (34.0)
|
0.6 (33.1)
|
−7.2 (19.0)
|
−17.2 (1.0)
|
−34 (−29)
|
−37.8 (−36.0)
|
−45 (−49)
|
历史最低風寒指數
|
−56.4
|
−57.1
|
−48.8
|
−35.8
|
−20.8
|
−7.4
|
−0.1
|
−3.9
|
−11.5
|
−24.2
|
−48.1
|
−50.6
|
−57.1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19.7 (0.78)
|
14.9 (0.59)
|
21.5 (0.85)
|
31.9 (1.26)
|
58.8 (2.31)
|
89.5 (3.52)
|
70.6 (2.78)
|
75.1 (2.96)
|
52.3 (2.06)
|
36.0 (1.42)
|
25.0 (0.98)
|
18.5 (0.73)
|
513.7 (20.22)
|
平均降雨量 mm(英寸)
|
0.2 (0.01)
|
2.5 (0.10)
|
7.5 (0.30)
|
21.5 (0.85)
|
58.0 (2.28)
|
89.5 (3.52)
|
70.6 (2.78)
|
75.1 (2.96)
|
51.9 (2.04)
|
31.0 (1.22)
|
6.1 (0.24)
|
1.6 (0.06)
|
415.6 (16.36)
|
平均降雪量 cm(英寸)
|
23.1 (9.1)
|
14.2 (5.6)
|
15.8 (6.2)
|
10.1 (4.0)
|
0.8 (0.3)
|
0 (0)
|
0 (0)
|
0 (0)
|
0.4 (0.2)
|
5.0 (2.0)
|
21.4 (8.4)
|
19.8 (7.8)
|
110.6 (43.5)
|
平均降水天数(≥ 0.2 mm)
|
11.8
|
8.3
|
9.0
|
7.3
|
10.6
|
12.8
|
11.4
|
10.4
|
11.1
|
9.4
|
9.9
|
11.6
|
123.6
|
平均降雨天数(≥ 0.2 mm)
|
0.63
|
1.0
|
3.0
|
5.1
|
10.3
|
12.8
|
11.4
|
10.4
|
10.9
|
8.0
|
2.5
|
0.9
|
76.9
|
平均降雪天数(≥ 0.2 cm)
|
12.2
|
8.3
|
7.3
|
3.3
|
0.6
|
0
|
0
|
0
|
0.2
|
2.2
|
9.2
|
11.4
|
54.7
|
平均相對濕度(%)
|
73.4
|
73.7
|
69.2
|
50.6
|
44.5
|
52.1
|
53.6
|
51.5
|
53.6
|
57.9
|
72.3
|
75.4
|
60.6
|
月均日照時數
|
120.1
|
137.8
|
178.4
|
239.1
|
286.2
|
283.2
|
317.5
|
280.2
|
186.4
|
147.1
|
95.6
|
100.3
|
2,371.8
|
数据来源1:加拿大環境部[4]
|
数据来源2:Extremes from 1938−2002, all other data from 1971−2000[5]
|
歷史
溫尼伯的人口於工業革命時代時大幅上升,因為當時的鐵路是以溫尼伯作為抵達太平洋之前的中繼站,二十世紀初時溫尼伯更一度是加拿大的第三大城市。但不久之後,因為其他海上航道開始出現,如巴拿馬運河的開通,使得該市人口增長開始放緩,溫尼伯在加拿大的地位也從此下降。
当地印第安人认为温尼泊是湿地,受附近温尼泊湖影响,故得名温尼泊。
文化
温尼伯的城市中心有大量原住民(因纽特人)的接待站,是加拿大原住民聚集地之一。当地有两所公立大学:温尼伯大学(University of Winnipeg)和曼尼托巴大学(University of Manitoba)。
温尼伯最著名的报纸是温尼伯自由報(Winnipeg Free Press),始於1872年,是加拿大西部歷史最悠久的報紙。著名的卡通画《小熊维尼》中,维尼的名字就是温尼伯的缩写。採新古典式風格的馬尼托巴省議會大樓(Manitoba Legislature Building)是温尼伯市區內的重要建築之一,大樓圓頂頂端有一个非常著名的「金童」(Golden Boy,實際上的正式名稱是「永恆的青春」Eternal Youth),這具高5.25公尺,全身覆滿24K金的銅像是以希臘神話中的赫密斯(Hermes,或相當於羅馬神話中的墨丘利)為雛形所塑造。
著名人物
- 李紹麟(Philip Lee),前任緬省省督。
- Giele Mackenzie,已故的加拿大裔美籍女歌星。
姐妹城市
1971年4月起,温尼伯批准市长与其它国家的市长签订姐妹城市协议[6]。这些姐妹城市(1971年起有11个)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及亚洲。
註釋
- ^ 加拿大華人舊譯作「溫地辟」,今通行「溫尼辟」。
参考文献
- ^ 奧圖爾促公共衛生局交代 溫尼辟實驗室與中國關係. www.mingpaocanada.com. 明報加拿大. [2022-02-20].
- ^ 2.0 2.1 Canada, Government of Canada, Statistics. Census Profile, 2021 Census - Winnipeg [Population centre], Manitoba and Manitoba [Province]. https://www12.statcan.gc.ca/census-recensement/2021/search-recherche/productresults-resultatsproduits-eng.cfm?Lang=E&GEOCODE=2021A00054611040. [2023-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7).
- ^ Canada, Government of Canada, Statistics. Census Profile, 2016 Census - Winnipeg [Census metropolitan area], Manitoba and Manitoba [Province]. www12.statcan.gc.ca. [2018-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9) (英语).
- ^ Canadian Climate Normals 1971−2000. 加拿大環境部. [2012年12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5月11日).
- ^ Canadian Climate Normals Data 1971-2000. 加拿大環境部. [2012年12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月20日).
- ^ Winnipeg’s Sister Cities. Grant Nordman. [17 April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3).
- ^ Setagaya's Sister Cities. [16 Jul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6月11日).
- ^ Setagaya (世田谷), Japan (日本). Grant Nordman. [17 April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3).
- ^ 9.0 9.1 Winnipeg City Council Minutes for 1978 (PDF). [16 July 200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8-28).
- ^ Reykjavík (Reykjavíkurborg), Iceland (Lýðveldið Ísland). Grant Nordman. [17 April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3).
- ^ Lviv (Львів), Ukraine (Україна). Grant Nordman. [17 April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0).
- ^ About Us. The Filipino Journal. [16 Jul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2月7日).
- ^ Manila (Maynila), Philippines (Republika ng Pilipinas). Grant Nordman. [17 April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4).
- ^ Taichung (台中), Taiwan (台灣). Grant Nordman. [17 April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0).
- ^ Kuopion kaupunki. [16 Jul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4月24日).
- ^ Kuopio (Kuopion kaupunki), Finland (Suomen tasavalta / Republiken Finland). Grant Nordman. [17 April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0).
- ^ Beersheba (בְּאֵר שֶׁבַע), Israel (מְדִינַת יִשְׂרָאֵל). Grant Nordman. [17 April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3).
- ^ Chengdu (成都),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中华人民共和国). Grant Nordman. [17 April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3).
- ^ Jinju (진주), South Korea (대한민국). Grant Nordman. [17 April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0).
- ^ San Nicolás de los Garza, Mexico (Estados Unidos Mexicanos). Grant Nordman. [17 April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3).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