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澤七郎(1914年—1987年8月18日),日本小說家。
深澤七郎生於山梨縣石和温泉鄉。中學時期喜讀外國文學作品,又喜歡彈吉他,後在東京舉辦獨奏會。中學畢業後到藥店和麵包鋪作學徒,戰後賣過衣服。
1956年,深澤七郎發表短篇小說《楢山節考》,文壇為之一震。小說取材於民間故事,描寫日本信州原始山村為生活所迫,由於食物匱乏,把70高齡的老母阿玲婆棄於深山等死,表現了農村的民不聊生[1]。《楢山節考》之後在1958年及1983年改編成電影[2][3],並獲得1983年金棕櫚獎[4]。另著有歷史小說《笛吹川》(1958年)、短篇小說集《東京的王子們》(1959年)等。
1960年12月,深澤七郎在《中央公論》上發表短篇小說《風流夢談》,因內容涉及日本皇室[5],日本右翼分子小森一孝藉口“褻瀆皇室尊嚴”,闖進《中央公論》社長家中行兇,殺傷社長之妻並殺害傭人,引起日本文化界的強烈抗議,史稱“島中事件”。
1987年8月18日,深澤七郎因心脏病去世,享壽73歲[6]。
The imperial household agency reacted angrily. There was talk of civil court action... An ultranationalist group in Tokyo, the "Greater Japan Patriotic Party," demanded the magazine issue an apology for printing the story.... Fukazawa... was reported hiding from possible physical attack from righ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