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电磁机器人 波鲁吉斯V》(原題:超電磁マシーン ボルテスV),是1977年6月4日到1978年3月25日在日本朝日電視台播出,東映製作的機器人動畫,實際製作由日本SUNRISE(現為:万代南梦宫影像制作)擔任,全40集。1978年11月5日,香港麗的電視曾以《太空五虎將》譯名播出粵語配音版本。
本作與另兩部亦為長濱忠夫執導的《超力电磁侠 孔巴特拉V》以及《斗将戴摩斯》合稱「長濱巨大機械人三部曲」。在首播結束後經過數年的1980年代,雖然一度曾經傳出本片將推出電影版的消息,但最後則告無疾而終。
在以頭上有無長角來決定階級的波亞桑(Voisin,原為法文「鄰人」之意)星,皇帝胞弟的長子拉・格爾因頭上無角失去繼承權並被貶為勞奴,之後趁亂逃出母星,被地球的女科學家剛光代所救,之後與她結婚並化名剛健太郎,育有三子,與濱口博士跟岡防衛長官共同建造了巨大機械人「波羅五號」(ボルテスV=Voltes V)跟基地「巨鷹堡」(ビッグファルコン=Big Falcon)。
另一方面,拉・格爾之子海尼爾,為了表示對皇帝的忠誠,開始率領獸士侵略地球。波羅五號跟波亞桑獸士之間壯烈的死鬥開始了。
台灣雖然並未播映本片,但因無版權時期由台南「大山書店」於1978年所出版的書籍《波羅5號 地球保衛戰》(劉萬來譯,原書為德間書店1977年所出版的《超電磁マシーン ボルテスV図鑑》)中,將「波羅五號」此一名稱定名影響至今。同時期台灣亦另有《波羅‧V5號》(兒童著色本)、《霹靂神劍大金剛》、《鐵勇士‧神鷹旋風號》(將坂丘のぼる漫畫版臨摹改繪本)、《超電磁機器人 天公劍》(坂丘のぼる漫畫版)等譯名。近年台灣在玩具市場上,以至《超級機器人大戰》系列的台灣媒體譯名,則開始使用《雷霆五號》。
香港麗的電視播出時雖然以《太空五虎將》為譯名,但《V型電磁俠》此一名稱則更廣為流傳。《超級機器人大戰》系列作於作品在地化時,將本作的港譯名稱變成原屬台譯的《波羅五號》。
中國大陸由於同樣未有正式授權播出動畫,因此流傳譯名眾多。在首次引入簡體中文的《超級機器人大戰》系列作《超級機器人大戰30》中,則將本作譯為《超电磁机器人 雷霆V》。
在菲律賓,以英文譯名《Voltes V》稱呼的本作播映時極受歡迎。《波羅五號》在1978年於菲律賓國營電視台播出時,在學童之間引發盛大的流行熱潮,曾創下最高收視率58%的驚人紀錄;然而,菲律賓民間與教育界也對本作所出現的暴力情節嚴厲撻伐,加上二戰日軍在菲暴行所留下的反日情緒,也產生了對本作的抵制。1978年8月,時任菲律賓独裁總統斐迪南·馬可仕在本作播映至第36集時下令停播,由於當時劇情正巧進入波亞桑星平民揭竿起義抵抗暴政的最後高潮,因此「馬可仕恐懼本作鼓吹的革命,會動搖自己的獨裁統治」的傳說也開始應運而生,以至於在該國1986年推翻馬可仕的群眾運動中,「為了看到《波羅五號》的結局,必須推翻馬可仕」也成為當時的口號之一。
菲律賓民主化後,由於仍持續地受到反日抵制與衛道人士抗議,包含1978年未播映4集在內的完整版,一直延至1999年才得以重新播出,不過依然大受歡迎,最高收視率超過40%,日文原版主題曲更因此跨越語言藩籬,成為菲律賓人朗朗上口的歌曲。甚至在原唱者堀江美都子訪菲時,還受到近乎國賓級待遇的隆重歡迎。
2020年1月,由菲律賓的影視製作公司「Telesuccess Productions」取得東映授權拍攝的真人版電視影集《波羅五號:超電磁新紀元(英语:Voltes V: Legacy)》(Voltes V: Legacy)正式發表,雖然後來一度因COVID-19疫情影響拍攝進度,但最終仍順利完成,並在2023年5月8日至9月5日期間,於菲律賓的GMA電視網首播(以每週一至週五帶狀方式播出),全90集[2]。在原創國日本,則以剪輯濃縮成20集並以日語配音方式播出。
影集版片頭主題曲「ボルテスのうた」由菲律賓女歌手茱莉·安·聖荷西(Julie Anne San Jose)直接翻唱原作動畫的日語版本(但在第1集則置於片尾),至於原作片尾曲「父をもとめて」,在影集版片尾中最初以演奏曲方式使用,但亦另有本片演員之一麥特·羅桑諾(Matt Lozano)所錄製的翻唱版(仍為原版日語歌詞),並自第36集起開始於片尾使用。
影集開播前的2023年4月19日,並於菲律賓先行上映以影集版前17集內容濃縮剪輯而成的電影版。此電影版並於2024年10月18日於原創國日本上映,但這個以「超電磁剪輯版」名義推出的日本上映版,除了以原音(他加祿語+英語)與日語配音兩種版本同時上映,且增加了菲律賓上映版本所沒有的新畫面與重新剪輯,並提升CG特效畫面品質。但「超電磁剪輯版」的片長,則比菲律賓上映版本稍短(菲律賓版片長為107分鐘,日本上映版片長則為97分鐘)。
在台灣,「超電磁剪輯版」也分別在2025年4月13日與4月17日於「金馬奇幻影展」中,以原音版本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