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拉环形山(Biela)是月球正面东南高地区的一座大撞击坑,约形成于39.2-38.5亿年前的酒海纪[1],其名称取自十八世纪德裔奥籍业余天文学家威廉·冯·比拉(Wilhelm von Biela,1782年-1856年),193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该陨坑的西侧靠近罗森伯格环形山、西北偏北毗邻双联坑-瓦特环形山和施泰因海尔环形山、西南偏南则坐落了哈格休斯环形山[2]。该陨坑中心月面坐标为54°59′S 51°38′E / 54.99°S 51.63°E / -54.99; 51.63,直径77.03公里[3],深度2.78公里[4]。
比拉环形山外观呈多边形状,已明显受到侵蚀。沿坑壁覆盖了一对醒目的小陨坑:东北侧壁横跨了卫星坑"比拉 C",西侧内壁坐落了"比拉 W",而卫星坑"比拉 B"则附靠在西南外侧壁上,该卫星坑的西北坑底布满了比拉环形山溅射的岩石。尽管比拉环形山已有一定程度的磨损,但边缘残迹仍相对明确,尤其是它的东南侧。坑壁高出周边地形1340米[1],内部容积约5429.52公里3[1]。坑底表面较为平坦,没有任何较醒目的小陨坑,中心点东北坐落了一座高约1090米的三脊峰[5]。
按惯例,最靠近比拉环形山的卫星坑将在月图上以字母标注在它的中心点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