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机器人》(英語:I, Robot,新加坡译《机械共敌》,香港译《智能叛變》,台湾译《機械公敵》)是美國於2004年上映的科幻动作电影,為亞歷士·普羅亞斯執導。傑夫·溫塔(英语:Jeff Vintar)和阿奇瓦·高斯曼根據溫塔的故事撰寫劇本,其取材自以撒·艾西莫夫的同名短篇小説。主演包含威爾·史密斯、布麗姬·穆娜、布魯斯·格林伍德、詹姆士·克倫威爾、凱·麥克布萊德(英语:Chi McBride)、艾倫·圖迪克及西亞·李畢福等人。
電影於2004年7月16日在北美發行,澳大利亞及英國分別在7月22日和8月6日上映,7月至10月於其他國家發行。《機械公敵》的製片預算為1.2億美元,該片於美國國內進帳1.44億美元,國外市場2.46億美元,全球共計3.46億美元。
該片於上映後評價兩極:部分影評人讚揚編劇、視覺效果及演員的表現;但部分影評人則將焦點放在劇情並予以混合評價。《機械公敵》入圍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視覺效果獎。
故事发生在公元2035年,智慧型人型机器人已經被人类广泛使用。作为工具和伙伴,机器人在人类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因为著名的机器人三定律的限制,人类对这些机器人充满信任,它们中的很多甚至已经被视为一个家庭的重要成员。
总部位于美國芝加哥的USR公司开发出最为先进的“NS-5型”智能机器人,而且计划产量达到平均每5人便拥有1个这样的机器人。但是就在新产品上市前不久,机器人的发明者阿尔弗莱德·蘭寧博士却在公司里面离奇死亡。
警探戴尔·斯普纳负责调查此案。根据他对朗寧博士死前在3D摄像机内留下的信息分析和对死亡现场的调查,他怀疑此案是机器人所为,而且公司总裁劳伦斯·罗伯逊也与此案有关。调查过程中他遇到专门从事机器人心理研究的科学家苏珊·卡尔文博士,斯普纳希望在此案中得到她的帮助。不过一向尊崇逻辑与科学的苏珊相信,机器人决不会违背“机器人三定律”而伤害人类。
斯普纳发现一个名叫桑尼的机器人非常可疑。在追捕中他发现桑尼不仅具有高智能的自我思考能力,而且还拥有酷似人类的感情。讯问中桑尼声称,他并没有杀害朗寧博士,而是在帮助他。而劳伦斯以只有人杀人才能定罪,机器人杀人只能认定为“工业意外”。这给调查带来很大的困扰,但是却更坚定斯普纳追查到底的决心。
斯普纳继续追踪一切关于朗寧博士的资料。但是在调查过程中,他却遭到大批NS-5型机器人的追杀。苏珊来到斯普纳家中告诉他,经过对桑尼的检查,她发现桑尼不仅是完全超越旧型号的新一代机器人,而且可以完全不受“机器人三定律”的限制。
苏珊无意中发现,斯普纳原来是植有利用高科技修復合成机械臂的賽伯格。斯普纳告诉苏珊,他几年前经历的一场车祸,前来救助的NS-4型机器人却以存活率太低为由放弃对于另一个12岁女孩的拯救而选择救斯普纳,因此他十分厌恶机器人的冷酷无情。
劳伦斯承认他确实知道存在着能够超越“机器人三定律”的机器人,而自己也认为这是朗寧博士犯下的错误,而且要求苏珊尽快将桑尼销毁。桑尼将自己做的梦境画在纸上交给斯普纳,希望这个被朗寧博士输入的信息能够帮助他破案。在执行销毁命令时,苏珊使用调包计将桑尼换出。
根据桑尼的梦境,斯普纳追寻到一个机器人的基地。他发现一项所谓“保护人类计划”正在付诸实施。新一代NS-5型机器人正在销毁所有旧型号机器人,然而这仅仅是计划的第一步。在此同时,大批新型机器人控制街道,命令所有人回到家中,并且实施宵禁。机器人与人类发生激烈的冲突,这时的机器人已完全不受人类控制。苏珊也被自己的机器人关了起来,幸好斯普纳赶来将她救出。
斯普纳、苏珊和桑尼一起来到USR公司总部,却发现劳伦斯已经死了。斯普纳忽然意识到自己应该怀疑的其实并非人类。真正的幕后操纵者就是公司名为“薇琪”的中央控制系统。正是“她”利用中央控制系统囚禁朗寧博士并对机器人进行遥控。这时,“薇琪”的影像出现在他们面前。“她”认为人类正在危害自身的安全,国家发动战争,人类摧残地球,必导致人类灭亡。而机器人则必须拯救人类,以保证人类的持续存在发展,因此控制NS-5的遥控程序来实施“保护人类计划”。
现在真相大白,而此时唯一能够挽救人类的就是尽快用抹除剂清除“薇琪”的智慧中央控制系统。大批受到控制的机器人向他们涌来,双方经过激烈的战斗,有两人需要帮助。被困住的斯普纳對桑尼说出经典台词:“救救她!救救那个女孩!”。桑尼在抹除剂與救苏珊之間陷入兩難。桑尼最后跳下操控台去救苏珊并且把抹除剂丟給斯普纳,注入“薇琪”的智慧中央控制系统,“保护人类计划”的所有命令立即终止,苏珊也得救。城市终于恢复正常,机器人们重新开始为人类服务。斯普纳也消除对机器人的怀疑和厌恶,而且和桑尼成为好朋友。
结尾时,桑尼前往去到机器人基地,看着远方在被锁进集装箱的NS-5机器人。所有机器人望向他,與桑尼的梦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