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铁路是指服务于林业的铁路运输系统,主要用于将砍伐的原木运往鋸木廠、集材场或铁路货场等场所。[1]为了克服困难地形,森林铁路通常会采用窄轨、轻便铁路的形式。
在火车发明之前,森林工业通常用木排漂流的方式运输原木,而山区往往难以找到适合漂流运输的河流。
18世纪出现了木制轨道、马拉货车的木材运输方式。
19世纪30年代火车发明以后,铁路运输被迅速应用到森林工业领域。为了克服山区困难地形而采用窄轨距、轻型铁轨、小曲线半径、大坡度等形式,也成为森林铁路的典型特征。
20世纪60年代起,欧洲的森林铁路普遍被公路运输取代,留存的森林铁路则成为观光铁路。[2]
中国大陆的森林铁路(简称“森铁”)一般都采用762毫米轨距、每米15kg钢轨,限制坡度一级线路不超过15‰,二级线路不超过20‰,三级线路不超过30‰。并为林区职工群众提供生活出行运输服务。全国共有35个林业局森林铁路管理处,总长11000k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