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伏見慈洽(ひがしふしみ じごう)(1910年5月16日—2014年1月1日),是久邇宮第2代当主久邇宮邦彥王的第三子,日本舊皇族兼僧人,上皇明仁族叔父,為皇族時稱久邇宮邦英王。
1910年(明治四十三年)邦英王在東京府東京市出生,後來因為東伏見宮依仁親王與依仁親王妃周子(日语:依仁親王妃周子)膝下無兒,並和久邇宮邦彥王商討後,在1919年(大正八年)10月26日將其過繼至東伏見宮;不過根據《舊皇室典範(日语:皇室典範 (1889年))》第42條不承認皇族養子的繼承權,邦英王在依仁親王逝世後雖然主持了其葬儀,但並未繼承東伏見宮。
1930年(昭和五年)5月邦英王成年,隨即敘勳一等,並成為貴族院皇族議員。次年(1931年)紀元節,他自願要求臣籍降下以便祭祀東伏見宮,經皇族會議(日语:皇族会議)與樞密院諮詢後允許,同年4月賜宮號「東伏見」作姓氏,列入華族,授予伯爵爵位,並喪失貴族院皇族議員資格。
1945年(昭和二十年)在京都青蓮院出家,1953年(昭和二十八年)繼承青蓮院門跡,改法名慈洽。
2014年(平成二十六年)1月1日圓寂,年103歲,是臣籍降下的皇族中最長壽的一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