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6′13″N 117°12′43″E / 39.10355°N 117.21188°E / 39.10355; 117.21188
天津人民公园坐落于中国天津市河西区,总面积为14.21公顷,其中水域面积3.3公顷。是天津市现存的清代园林之一。
1863年,天津盐商李春城以赈灾为名购买东楼、西楼等村土地,仿照西湖园林开始建设其私人宅邸和花园——荣园[1]。1886年,建成藏经阁,阁内三层,中层为藏书之地,四周有外廊[1]。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李春城后裔将花园分割出售,未再修缮,园内荒芜。1917年和1939年两次洪水侵蚀园内建筑,造成损坏。1937年,日军占领天津时,荣园改作伪“新民会”址。1945年,曾为“红帮”分子把持的“育德学院”校址。1948年,国民党军队进入园中伐木构筑战壕掩体[1]。
1949年,李春城后裔李岐美等人将荣园捐献给天津市政府,政府将其改造并命名为“人民公园”[1]。1951年7月1日,人民公园正式开放,并增设了照相部、小卖部等服务设施。1954年,张学良将军胞弟张学铭任人民公园管理所副所长时,曾委托章士钊致函毛泽东为公园题字。同年9月19日,毛泽东复函并题写了“人民公园”,是毛泽东唯一题写的公园园名[2]。
1950年代,园内开始饲养动物,至1976年,园内已饲养了熊、狮、虎、豹、河马、斑马等80余种、500余只野生动物,以及100种以上的禽类,金鱼、热带鱼等观赏品种[1]。因地理位置和环境限制,1976至1980年,大部分动物陆续迁至天津动物园,现园内仅保留部分禽类[1]。
2000年5月,人民公园由天津市园林局划转至河西区园林局。2009年8月1日,人民公园开始免费对公众开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