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支部》(Aṅguttaranikāya),又称《增一尼迦耶》,為《巴利三藏》中隨法數逐次增加,合編在一起的經藏,南傳上座部佛教典籍,对应北傳佛教的《增一阿含經》。由於對重複段落的計數方式產生差異,經數的說法並不一致。依照菩提比丘的英譯本,增支部計有二三四四經[1],而善見律毘婆沙則說有九五五七經。僧伽羅版為八七七七經[2]。
“增支”(aṅguttara)由巴利语aṅga(“肢体、部分、分支、性质”)和uttara(“上、增”)组成,《增支部》分為十一集,每一集和數字(“法数”)有關,也就是按照每部短篇经文内容里的法数,从一法到十一法进行分类,如阐述一法的经就归为“一法集”,然后依次递增,最后为“十一法集”,这样以数字的递增排定十一集的次序,其目的是便于记诵[3][4]。汉传佛教对应的《增一阿含经》原题为Ekottarika-āgama,来自eka(“一”)和uttara(“”增“),意思与“增支”相同,取一项一项增加之意。[3]
譯本
漢譯
英譯
內容
第一集有二十品, 600篇經;第二集有十五品及四個複誦共231篇經;第三集有十六品及二個複誦共184篇經;第四集有二十八品共783篇經;第五集有二十六品及三個複誦共303篇經;第六集有十二品及一個複誦共140篇經;第七集有十品及一個複誦共623篇經;第八集有十品及一個複誦共117篇經;第九集有九品及一個複誦共93篇經;第十集有二十二品及一個複誦共237經;第十一集有三品及一個複誦共502經。
重要的經如下:
第一集: 勤奮的重要、正見及三種特色、心為善與惡之主。
第二集: 智者與愚人的分別、止觀如何共同運作拔除貪與無明、如何感恩父母
第三集: 三類人,入流如閃電、業:善業成熟則惡業不起, 輪迴可於此世或未來世發生、三信使:老病死、有為與無為、四聖諦等同緣起法、迦拿摩經的十不思想、八戒、沒有密法、為什麼惡業會在善人身上發生?
第四集:九分教、布施、四種答問題的方式、知他人的品質、四種業、增長智慧
第五集:五力、正見的五種助緣、五蓋、五種日常反思、修習而不要只教與學、五種行為直接導致化生地獄、怎樣弘法、五種邪活命、正語有五種質素、聽法的五種得益
第六集:正念地死亡、襌修僧與學問僧的爭議、證果的質素、六種稀有
第七集: 七寶、布施的七種理由、七覺支、昏沈的對治、發火的七種不利、修習的必需品、佛陀解釋怎樣認可正宗的弘法師
第八集: 慈心的八種益處、支持智慧的因緣、八風、佛法如大海、對在家人的建議、四念處與四無量心為正定的基石、正念地死亡
第九集: 九種作法引領解脫、四種力量能致從五種驚懼中解脫、三種入流、發怒的九種原因、以定的聚集作為觀的基礎
第十集: 襌修經驗涅槃、十結使、觀呼吸的十六階段、十種聖法談、入流的前準備、是否人人都可解脫? 頭四戒的長盡內容
第十一集: 觀的進展、慈心的十一種功德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