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張犁戰役 (1863年) 戴潮春事件 的一部分四張犁合福祠 ,主祀抄封公戴潮春,合福祠位於台中市北屯區 的四張犁地區,昔時為戴潮春世居的地盤。日期 同治 二年(1863年)農曆 正月下旬至二月二十七日地点 结果
廣東籍民間團練攻破四張犁,天地會首領戴潮春 攜眷避走斗六門 。
参战方
民間團練(紅軍) 指挥官与领导者
張世英
羅冠英
廖廷鳳
陳梓生
廖安然
陳九武(陳狗母) 参战单位
翁仔社團練
東勢角團練
天地會紅軍
四張犁戰役 ,戴潮春事件 系列戰役之一,發生於臺灣清領時期 同治 二年(1863年)農曆正月下旬至二月二十七日,天地會在第三次大甲土城戰役 失利,官民軍趁勝追擊,前署理淡水同知 張世英 遣派廣東籍勇首羅冠英 、廖廷鳳 剿撫岸裡社 一帶依附天地會的客籍村莊,直取四張犁 (今臺中市北屯區 )。[ 1] [ 2] [ 3] [ 4] :849-850
背景
同治元年(1862年)春,四張犁鄉紳戴潮春偕天地會部眾倡亂,獲得臺灣中部彰化縣 、嘉義縣 境各處地主股首響應,因天地會自稱「紅英兄弟」,遂以紅旗軍為幟,而依附朝廷官軍的村莊勢力則豎立白旗,雙方鏖戰多時,互有勝敗。[ 1] [ 2] [ 3]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 於 1915 年頒布的臺中廳 行政圖,行政區域範圍和清領時期 1723 年至 1875 年間的彰化縣 大致相仿。 大甲溪 為以北在清領時期被劃為淡水廳 、以南則為彰化縣[ 5] :54-55 ,其中大甲土城 位於官民軍與天地會勢力交戰的前線,此處屬「北路」軍務段,由竹塹 總辦團練 林占梅 主理,候補道區天民負責籌措糧餉。淡水廳同知之為原由張世英在戰亂中代理出缺,逢同年秋七月間鄭元杰 走馬上任淡水廳同知[ 6] ,林占梅便延請張世英移駐翁仔社 (今臺中市豐原區 翁子里、翁明里、翁社里[ 7] :112 )一帶屯兵,並與周遭的東勢角 、翁仔社等民練一同協防天地會。[ 1] [ 2] [ 3]
同治元年(1862年)農曆閏八月十四至廿八日,張世英聯合翁仔社民練發起葫蘆墩戰役 ,勇首羅冠英、廖世元(廖細元)、廖廷鳳等攻克葫蘆墩 ,原本一度有直取戴潮春大本營四張犁的態勢,卻因一路遭到岸裡地區(今臺中市神岡區 )的客家村莊的突襲,惟後與天地會林日成 在圳寮 短兵相接,羅冠英等猝不及防,只得退守葫蘆墩,民軍首領之一廖世元也在此役負傷身亡。[ 1] [ 4] :848-849
前哨戰
臺灣臺中市大肚山台地 的航照圖,攝於2020年9月7日。
同治元年(1862年)十一月間,天地會戴潮春進攻大甲土城受挫,無奈撤軍,而翌年(1863年)正月十三日,天地會另外一名首領林日成再度集結兵力,揮軍進攻大甲土城。林日成部隊在戰役初期佔上風,不過卻在鐵砧山 下(今臺中市大甲區 )遭到炮擊,林日成負傷後撤軍四塊厝 ,撤退之際,卻遭到官民白旗軍兵分大肚山東西兩側的追剿。[ 2] [ 3]
過程
同治二年(1863年)二月,張世英兵發葫蘆墩一帶,討剿在大肚山以東的天地會紅軍,羅冠英與廖廷鳳先是攻下馬公厝 (馬崗厝,今臺中市大雅區三和里),沿葫蘆墩支圳,有員林、橫山、浮圳、東門與南門進攻。二月初五日,取新廣庄 (原岸裡張家墾域,今臺中市神岡區)。二月十六日,克壩仔莊(今臺中市大雅區)。[ 1] [ 2] [ 4] :850
張世英與羅冠英順勢進攻四張犁,意欲奪下戴潮春位於四張犁的大本營,當是時,戴潮春早已攜眷南下斗六門,四張犁戴潮春宅邸由親信陳梓生駐守,陳梓生倚仗戴宅銃樓 ,連連退卻官民白軍,官民軍死傷慘重,羅冠英鑒於苦戰多日,遂先設法阻斷四張犁戴宅水道,使紅軍無水可飲,戰意漸弱,趁二月二十七日黃昏,派員自地道鑽入戴潮春宅邸,埋火藥引爆戴宅,趁紅軍大亂,白軍趁隙攻克四張犁。戴宅既破,周遭的村莊也一一向羅冠英部隊投降。[ 1] [ 2]
後續
戴潮春宅邸約位於今臺中市北屯區豐樂路17巷18弄附近,現已不存,故址一帶設有四張犁合福祠 祭奠戴潮春的鬼魂。[ 8]
羅冠英攻下四張犁,戴宅所藏武器、糧米甚多,戰果豐碩[ 2] ,並拾獲名簿、帥印以及旗幟等,後一舉焚毀戴潮春家族祖墳。[ 9] :70
羅冠英原想持續揮軍,攻打林日成位在四塊厝 (今臺中市霧峰區 五福里、四德里)的根據地,但遭到天地會廖安然、陳九武(陳狗母)的奮勇頑抗,只得罷兵。[ 3]
其他
約莫同一時期的大肚山以西至海濱,則有游擊 陳捷元 、竹塹勇首蔡宇揮軍追擊,接連擊潰天地會「鎮港」將軍陳在以及水師寮何守(水師寮位於今臺中市龍井區 的龍泉里、龍岡里[ 7] :115 ),奪下牛罵頭 與梧棲港 。[ 2] [ 4] :850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同治元年 (1862年)
同治二年 (1863年)
同治三年 (1864年)
同治四年 (1865年)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