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帝之年是指在公元69年時,羅馬帝國在一年中出現了四位皇帝。這四位皇帝就是罗马皇帝加尔巴(Galba)、奧托(Otho)、维特里乌斯(Vitellius)和韦斯巴芗(Vespasian)。
54年,罗马帝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尼禄即位。在初期短暂的善政过后,尼禄开始滥用权力,一连串的暴政之下,68年4月,路格杜努·高卢的行省长官蓋烏斯·尤利烏斯·文德克斯首先举兵,这时候,塔拉哥·西班牙行省的长官加尔巴截获尼禄打算处死他的命令,加尔巴因此决定支持文德克斯,亦起兵造反。但温代克斯卻被尼禄所遣的上日耳曼总督盧基烏斯·維吉尼烏斯·魯弗斯镇压,但在温代克斯被镇压前罗马城里已經是谣言四起,尼禄被迫出逃东方,并在逃亡路上自杀。面对文德克斯兵败的消息,加尔巴几乎崩溃,决定自杀。就在此时,传来尼禄自杀的消息,随即加尔巴又得知全体人民已經向他宣誓效忠,于是他率军进入罗马城。
但加尔巴起兵时军心已然不稳,靠着对手尼禄出逃才得来的帝位是不稳妥的,许多西班牙和高卢的城市曾經迟疑而不肯对他宣誓效忠称帝。在一系列失败的举措下,加尔巴的统治颇不得人心,无力控制局面,导致各地将领拥兵自重。罗马陷入内乱。
公元68到69年,路格杜努高盧行省長官蓋烏斯·尤利烏斯·文德克斯起兵反抗尼祿,雖然不久就受到羅馬日耳曼軍團的鎮壓,但西班牙行省長官加爾巴趁此時起兵。首都羅馬此時發生混亂,尼祿被迫自殺身亡。加爾巴率兵進入羅馬城,被元老院奉為帝國皇帝。
加爾巴就任皇帝時已經72歲,因此他立羅馬名門之中的批索·里奇尼亞努斯(英语:Lucius Calpurnius Piso Frugi Licinianus)為他的繼承人。奧托自加爾巴起兵後一直支持他,卻未得到應有的地位,於是唆使不滿加爾巴的禁衛軍與人民反抗。加爾巴在混亂中被暴民殺死在羅馬廣場上,屍體遭到污辱。奧托被擁立為皇帝。
加爾巴在羅馬城就任皇帝時,日耳曼軍團統帥維特里烏斯率兵對抗。他派軍進入義大利時,奧托已經成為新的皇帝。奧托帶領效忠於他的部隊,與進入義大利的維特里烏斯派的日耳曼軍團在貝德里亞庫姆展開會戰。日耳曼軍團獲勝,奧托兵敗自殺。維特里烏斯進入羅馬城,成為新的皇帝。
正在進行猶太平叛戰爭的維斯帕先原本支持加爾巴為皇帝。到維特里烏斯稱帝後,維斯帕先受到東方行省諸將領的擁護,出兵反對維特里烏斯。忠於維斯帕先的部隊,從東方翻越阿爾卑斯山進入義大利,強攻在波河附近的重要據點克雷莫納。攻克克雷莫納之後,待在羅馬的維特里烏斯無險可守。最後,維斯帕先部隊進入羅馬,在巷戰中殲滅對方部隊,維特里烏斯被殺身亡。元老院尊維斯帕先為新皇帝,是弗拉維王朝的開始。
这次内战成为后来罗马帝国政治混乱的先声。最嚴重的混亂,即為發生在日耳曼與高盧地區的巴达维亚叛乱(英语:Revolt of the Bata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