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大地震,發生於1927年5月23日(農曆四月二十三日)6時32分47秒(UTC+8),中國甘肅古浪發生矩震級為7.6級的強烈地震[2],震央位於甘肅武威南沈家窩鋪,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公里,死亡4萬餘人。地震發生時,土地開裂,冒出黑水,硫磺毒氣橫溢,熏死饑民無數。波及最遠達700公里。在武威之武威城、塔兒莊、張義堡,古浪之黑松驛、黃羊川範圍內破壞極為嚴重[3]。古浪縣城夷為平地,地震波及甘肅、青海、陝西等地[4]。
地震災情以及地面破壞現象
Ⅺ度破壞區
主要分佈在古浪縣城及其周圍,雙塔、水峽口、沈家窩鋪、冬青頂一線,古城、塔兒溝、張義堡等地區。
古浪縣城及其附近地區
《古浪縣誌·災異》記載:
民國十六年丁卯之夏四月二十三,古浪發現(原文如此,應為「發生」)空前之大地震。是日也天將曉,初震一次,其勢尚微,不過床榻之滉漾,釕扣之鳴響而已。人之由夢中警覺者,以為震搖已過,多數未曾防避。甫逾片刻,二次又來,霹靂一聲,谷應山鳴,數十丈之黃塵,繚繞空中,轉瞬天地異色,日月無光,城郭廬舍化為烏有,山河改觀,閭巷莫辨,號痛之聲,遠聞數里,號稱三百戶之縣城,壓斃男女七、八百口,全城房屋,頹倒無遺,其未曾搖倒者僅南街之燃燈佛樓(現已拆除),北街之楊家牌坊……統計城鄉死亡人口四千有餘,牛羊馬匹數達三萬。
縣城及其附近的古廟,如百子宮、石門山廟、三聖宮,聖母宮、三官樓、三師殿、北極宮、老君閣、新龍廟、土主廟、雷祖廟等,地震時完全傾廢;城池、衙署、司法署、公安局等政府用房完全傾圮;就是建築比較好的政府公署和天主教堂也大半搖平。縣城及其附近的地裂縫、土疙瘩群、井水漲落現象也極為普遍。由此可見古浪縣城的破壞是相當嚴重的。
古浪縣城周圍的破壞,據《古浪縣誌·災異》記載:
周圍五十里內變為丘墟,壓斃人民數千。
據考察古浪城東自東嶽廟,南至黑松驛之大坡頭,西至西川(沙河溝)之小幹溝,北至胡家邊,距城約50里外,慘狀一耳,古浪以東的黃羊川一帶地裂縫很發育,房屋破壞嚴重;小幹溝木架結構房屋全倒,墳墓搖平,樹梢拂地,山上平地裂縫很發育;黑松驛一帶地裂縫很多,以近南北向為主,房屋幾乎全倒,僅存娘娘廟和磨坊各一座,長城坍塌多處;胡家灣房屋全部震倒,山頂搖酥,裂口、裂縫很多,震時裂縫一張一合,震後地面凹凸不平,即使堅硬的地方也出現了寬0.5米的裂縫。
雙塔
水峽口
沈家窩鋪、四台、冬青頂一帶
古城、塔兒溝、張義堡等地區
Ⅹ度破壞區
主要分佈在武威周圍、泗水、黃羊鎮、金塔、南營等地。
武威縣城及其附近地區
《盛京時報》第五版記載:
涼州(今武威)于本年五月二十三日晨刻,地忽大震,一時山谷崩裂,日暗無光,城市廬舍倒塌者十之六、七,繁富之區,化為丘墟,數千年之古跡,同時浩劫,哭聲震動天地,萬井為之無煙,歷來震災未有若此之慘酷劇烈者。茲經詳細調查,僅武威一縣,計壓斃人口三萬五千四百九十五人(原有人口八萬多),牛馬羊畜二十二萬二千零九十五頭,倒塌村莊一萬九千三百九十九座,房舍四十一萬八千四百四十二間,崩裂田地約十二萬三千六百六十九畝餘,其餘雜物等件,傷損不可以數計。堅實的武威縣署房屋以及外國傳教士的教堂均被震倒。
新通志稿載:
羅什寺鎏銅塔頂高五尺餘,……民國十六年四月地震塔圮,頂墜地,裂為數片。地震時大城四門磚樓(共廿四個)倒廿三個,只留北樓,土垛口落下。十三層高的羅藏磚塔只余一人高,清真寺、大廣寺二塔傾圮。廟宇震廢殘缺不全,房屋倒約十分之三,縣署倒平,縣署倒房萬余間(原文如此,疑為百餘間),縣長斃命。傷之逾千,街道有裂縫不寬。
黃羊鎮
金塔
另外,泗水、蘇家湖、南營、紅水河等地區破壞也較嚴重,房屋、廟宇大部分倒塌,地面出現許多裂縫。
Ⅸ度破壞區
包括永昌、土門等地區。
参考文献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