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條貞時(日语:北条 貞時/ほうじょう さだとき Hōjō Sadatoki,1272年1月14日〈文永8年12月12日〉—1311年12月6日〈應長元年10月26日〉)是日本鎌倉時代鎌倉幕府第九代執權,是第八代執權北條時宗的嫡子,母親為安達義景(日语:安達義景)之女覺山尼,北條家第八代得宗。 北條貞時在鎌倉出生,幼名幸壽丸。建治3年(1277年),元服時冠名貞時。弘安7年(1284年),父親北條時宗病逝,貞時以13歲之齡繼任執權及得宗,由御内人、貞時乳娘的丈夫平賴綱輔政。
北條家滅絕一些有力的御家人,只剩下安達一族。安達一族素來親近北條氏,御家人兼貞時的舅父安達泰盛(日语:安達泰盛)在執權北條時宗死後,以弘安德政(日语:弘安徳政)的口號,跟幕府要求幕政改革,因此與御内人(内管領,內家人的首領)平賴綱對立。弘安8年(1285年)11月,平賴綱向北條貞時進讒言,說安達泰盛想其子安達宗景改姓源氏是希望出任征夷大將軍,於是北條貞時下令討伐安達泰盛以及所屬的少貳家(少貳貞經(日语:少弐貞経)一族),平賴綱率軍在安達家的根據地上野、武藏地區將泰盛一門殺死500多人,很多被稱為泰盛派的御家人被殺,此舉亦也波及到朝廷,與安達家交好的龜山上皇被停止院政,此一事件更強化了內管領的專權,確立了得宗的專制支配。
正應2年(1289年)9月,北條氏因惟康親王任職征夷大將軍一職太久,希望讓后深草天皇子久明親王就任,於是惟康親王被解除將軍之職而返回到京都。在這之前他為了被放逐而做準備,以幕府的名義請求希望能回復皇籍,於是朝廷方面冊封其為親王。久明親王因此成為鎌倉幕府第八代征夷大將軍。
正應6年(1293年)4月,北條貞時趁鎌倉地震(永仁大地震)造成平賴綱及其家人所壟斷的幕府混亂時,派出軍隊在平禪門誅殺平賴綱及其隨從90人,從而取回實權。平禪門之亂後,北條貞時推行新政,進而努力強化得宗家的専制政治。元寇入侵後,為加強西國的控制及軍力,在永仁4年(1296年)新增開設鎮西探題的職位,而西國的守護多為北條氏一族,貞時因而支配西國。
正安3年(1301年),鎌倉有彗星飛來、民眾認為是凶兆,因為憂慮而擾亂,貞時因此將執權之位讓給從兄弟北條師時後出家,但是據說貞時保存其政治力,幕府內的事務隱然由其操縱。
應長元年10月26日(1311年12月6日)北條貞時去世,享年40歲。臨死前,貞時召集他的親信長崎圓喜及安達時顯二人到床前,希望他們二人輔佐其年幼的兒子北條高時。
初代:北條時政(1203年-1205年)第2代:北條義時(1205年-1224年)第3代:北條泰時 (1224年-1242年)第4代:北條經時(1242年-1246年)
第5代:北條時賴(1246年-1256年)第6代:北條長時(1256年-1264年)第7代:北條政村(1264年-1268年)第8代:北條時宗(1268年-1284年)
第9代:北條貞時(1284年-1301年)第10代:北條師時(1301年-1311年)第11代:北條宗宣(1311年-1312年)第12代:北條熙時(1312年-1315年)
第13代:北條基時(1315年-1316年)第14代:北條高時(1316年-1326年)第15代:北條貞顯(1326年-1326年)第16代:北條守時(1327年-133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