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園假說(英語:zoo hypothesis)推測了技術先進的外星生命的假定行為和存在,以及它們避免接觸地球的原因。這是費米悖論的眾多理論解釋之一。該假設指出,外星生命有意避免與地球交流,以促進自然進化和社會文化發展,並避免行星際污染,類似於人們在動物園觀察動物。該假說試圖解釋外星生命明顯不存在的原因,儘管其普遍接受的合理性以及對其存在的合理預期。前麻省理工學院海斯塔克天文台科學家約翰·艾倫·鮑爾(John Allen Ball)提出的動物園假說的一個變體是實驗室假說(英語:laboratory hypothesis),即人類正在接受實驗,而地球是一個巨大的實驗室[1]。
例如,一旦人類通過某些技術、政治或道德標準,外星人可能會選擇允許接觸。他們可能會拒絕接觸,直到人類強迫他們接觸,可能是透過向他們居住的行星發送航天器。或者,不願開始接觸可能反映了將風險降至最低的明智願望。一個擁有先進遙感技術的外星社會可能會得出結論,與鄰居的直接接觸會給自己帶來額外的風險,而不會帶來額外的好處。在相關的實驗室假設中,動物園假設被擴展為“動物園管理員”讓人類接受實驗,鮑爾將這一假設描述為“病態的”和“怪誕的”[1],忽略了此類實驗可能是利他主義的可能性,即旨在加快文明的步伐,以克服智能生命自我毀滅的趨勢,直到一個物種足夠發達以建立聯繫,如動物園假設[2][3][4]。
相關作品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