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路支斯坦
此条目的主題是整个俾路支地区。关于俾路支的其他含义,請見「
俾路支 」。
俾 ( bǐ ) 路支斯坦 (俾路支語 :بلوچستان ,羅馬化: Balòcestàn [ 註 1] ,發音: [baˈloːt͡ʃest̪ɑːn] ),或作俾路支地区 ,是俾路支人 對其世居的土地的稱呼,是南亚 -西亚 一個荒漠 氣候 及地势崎岖的多山地区 。地处西南亚 和南亚 的伊朗高原 ,因居于此地的伊朗人種 一支「俾路支人 」而得名。俾路支地区包括巴基斯坦 俾路支省 、伊朗 俾路支地区(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 )和阿富汗 南部的俾路支地区(包括尼姆鲁兹省 、赫尔曼德省 及坎大哈省 )[ 4] [ 5] 。該地區以北是阿富汗的普什图尼斯坦 、東方是信德省 及旁遮普地区 、西方是伊朗的波斯地區 。南部为荒漠 莫克兰 ,面向阿拉伯海 及阿曼灣 。在巴基斯坦境内部分夏季炎热,土地贫瘠,人烟稀少的地區。
管治及政治紛爭
俾路支斯坦在國家行政上為三個國家所分治:巴基斯坦 、阿富汗 及伊朗 。當中無論按面積或人口計算,最大的部分是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 ,亦是該國最大的省份。在整個巴基斯坦,俾路支人佔約690萬人口。在伊朗,俾路支人有約200萬人口[ 6] ,而該國東部錫斯坦和俾路支斯坦省 的人口絕大多數都是俾路支人。在阿富汗的俾路支斯坦地區包括有尼姆鲁兹省 的Chahar Burjak區 、赫尔曼德省 南部的Registan沙漠 及坎大哈省 。尼姆魯茲省的省長一向都由俾路支人出任。
在巴基斯坦,尋求獨立的國族主義者曾於1948年、1958–59年、1962–63年及1973–1977年期間發動衝突,最新一輪在2003年發生[ 7] 。歷史上,這些衝突的起因包括有:「部落分隔」、「俾路支人及普什圖人被旁遮普人的利益所邊緣化」及「經濟上的壓抑」等[ 8] 。
而在伊朗,分離衝突並未有如在巴基斯坦那樣得到普遍支持[ 9] ,但自2012年起得到愈來愈多關注[ 6] ,特別是以遜尼派為主的俾路支人對以什葉派為主導的伊朗政府的反抗[ 6] 。
音樂
俾路支斯坦音樂的主要樂器是一種名為sorud 的提琴、叫doneli 的雙笛(又或有時以Alghoza 替代)、名為benju 的齊特琴 、tanbur 及dholak 。
參閱
備註
參考資料
^ Iran (PDF) . Library of Congress, Country Profile (PDF ) . [2009-12-05 ]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2-01-30) (英语) .
^ Afghanistan . CIA World Factbook. [2009-12-0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09-20) (英语) .
^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 The World Factbook: Ethnic Groups . 2013 [2014-11-0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1-25) (英语) .
^ Pillalamarri, Akhilesh. A Brief History of Balochistan . thediplomat.com. THE DIPLOMAT. 12 February 2016 [18 June 2016]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9-13).
^ Human Rights in Balochistan: A Case Study in Failure and Invisibility . THE HUFFINGTON POST. 25 March 2016 [18 June 2016] .
^ 6.0 6.1 6.2 Grassi, Daniele. Iran's Baloch insurgency and the IS . Asia Times Online. 20 October 2014 [26 June 2015]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12-04).
^ Hussain, Zahid. The battle for Balochistan . Dawn. Apr 25, 2013 [22 June 2015]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6-22).
^ Kupecz, Mickey. PAKISTAN'S BALOCH INSURGENCY: History, Conflict Drivers, and Regional Implications (PDF) . International Affairs Review. Spring 2012, 20 (3): 106 [24 June 2015] .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5-07-01).
^ Bhargava, G. S. "How Serious Is the Baluch Insurgency?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Asian Tribune (April 12, 2007). Retrieved December 2, 2011.
參考書目
Hansman, John, A Periplus of Magan and Meluhha,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1973, 36 (3): 553–587, JSTOR 613582 , doi:10.1017/S0041977X00119858
Hansman, John, A further note on Magan and Meluhha (Notes and Communications),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1975, 38 (3): 609–610, JSTOR 613711 , doi:10.1017/s0041977x00048126
Parpola, Asko ; Parpola, Simo, On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Sumerian toponym Meluhha and Sanskrit mleccha , Studia Orientalia, 1975, 46 : 205–238 [2019-12-30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6-10-05)
Parpola, Asko , The Roots of Hinduism: The Early Aryans and the Indus Civilizati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2019-12-30 ] , ISBN 978-0-19-022692-3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11-09)
Tandon, Pankaj, New light on the Pāratarājas (PDF) , Numismatic Chronicle, 2006, 166 [2019-12-30 ] , JSTOR 42666407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9-07-13)
Thapar, Romila , A Possible Identification of Meluḫḫa, Dilmun and Makan,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January 1975, 18 (1): 1–42, JSTOR 3632219 , doi:10.1163/156852075x00010
外部連結
27°25′N 64°30′E / 27.417°N 64.500°E / 27.417; 6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