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路支(俾路支語:بلوچ)是伊朗人的一支,俾路支地區(西亞伊朗高原東南部)的主要民族。现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伊朗、阿富汗境內。俾路支人多數以農業、游牧和畜牧業為生,使用俾路支語。其餘的許多人生活在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土庫曼、阿曼、巴林和科威特,並在一些非洲地區,即肯亞和坦桑尼亞(塔波拉有一個大的社羣)。小社羣俾路支人也住在歐洲和澳大利亞珀斯。
源起
俾路支(Baluch)的字面意思就是“游牧”。在阿拉伯地区有一座山,名叫“伯路杰(Baloj)”。他们自称是属于阿拉伯后裔,名称可能来自这座山。在倭马亚王朝时期,生活在叙利亚的阿勒颇草原,迁移至伊朗大不里士、马什哈德等地。最后进入锡斯坦,再到马卡兰,于13世纪进入信德地区。在统治阿富汗的加兹尼王朝期间,他们也是这个王朝主力部队之一。
而该地区的布拉灰人虽然语言与俾路支不同,但关系密切,被视为俾路支部落的一部分。
圖像
-
伊朗俾路支部落酋長(可汗)在
卡扎尔王朝時期,C. 1884
-
俾路支民族主義
俾路支人以部落为主要社会结构形式,分为定居单位(Shahri)和游牧单位。定居单位是俾路支中部和南部地区(即马卡兰地区)社会秩序的支柱,而游牧单位是北部部落地区统治的基础。俾路支传统的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相对应,绝大多数的部落民采用原始放牧和农耕的生产方式,两种生产方式在南北不同地区相互并存,在某些地区则是两者的混合。
12世纪随着米尔贾拉尔汗建立俾路支部落联盟,主要的俾路支部落形成,这成为未来俾路支地区的核心。布拉灰人建立的卡拉特邦是俾路支民族主义运动的中心。[11]
註釋
参考文献
延伸閲讀
- Axmann, Martin. Baluchistan and the Baluch people. Fleet, Kate; Krämer, Gudrun; Matringe, Denis; Nawas, John; Rowson, Everett (编). Encyclopaedia of Islam, THREE. Brill Online. 2019. ISSN 1873-9830.
- Bulookbashi, Ali A.; Asatryan, Mushegh. Balūch. Madelung, Wilferd; Daftary, Farhad (编). Encyclopaedia Islamica Online. Brill Online. 2013. ISSN 1875-9831.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