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所得(英語:Per capita income,縮寫:PCI),或平均所得,衡量了在某一地区(城市、地区、国家等)在一个给定的时间区段内(通常為1年)平均每个人的收入。综合地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它与人口增长成反比,与国民收入增长成正比。 它的计算方式为:用特定区域内的总收入除以其总人口。[1][2]
美国人口调查局對人均所得之定義如下:
「人均所得是指在特定地理區域內,統計所有男性、女性及兒童在過去12個月內的貨幣所得之算術平均。」 [3] (超过15岁的儿童纳入统計)
制約人均國民所得水準的決定性因素為每一就業人口平均所創造的國民所得,其次為就業人口佔勞動適齡人口之比例,以及勞動適齡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後兩者比例之提升有助於加速人均國民所得的增加,但相較於提高每一就業人口的人均國民所得額,這些因素的影響相對有限。
在衡量国家富裕程度上,人均收入受到如下批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