ㄥ是注音符號中的韻母之一,字形取自肱字的古字「𠃋」,發音則取「肱」字的韻母。《說文解字》:「𠃋,古文厷,象形。臂上也。」。ㄥ為複合韻母,發音「ㄜ」+「ㄫ」,開頭的音為何,不同學者不同看法,有些認為跟ㄣ相同是ㄜ在感嘆詞或輕聲等用法時發的中央元音/ə/;有些則認為ㄫ是舌根音,前方的音應會跟著後移,所以是發ㄜ的本音半閉後不圓唇元音/ɤ/;因此ㄥ的發音為/əŋ/或/ɤŋ/。
ㄥ在華語中前面加上ㄧ時,ㄜ的音會消失,也就是發成「ㄧ+ㄫ」(/iŋ/);但在像是臺灣話中,ㄧㄥ的ㄜ音不會消失,發為/iəŋ/。ㄥ在前面加上ㄨ,卻沒有加其他聲母時,單純的發為「ㄨ+ㄥ」(/wəŋ/)。若前方還有聲母,則會發為「ㄨ+ㄫ」(/ʊŋ/);但今日主流的華語腔調,不論兩岸,均都已改發為「ㄛ+ㄫ」(/oŋ/)。ㄥ在前面加上ㄩ時,會變為「ㄧ+ㄨ+ㄫ」的組合(/iʊŋ/),但今日主流華語腔調,已改發為「ㄧ+ㄛ+ㄫ」(/ioŋ/)。
在絕大多數的拼音方案中,ㄥ都對應為[eng];而前加上ㄧ時,則為[ing]。ㄥ前面加上ㄨ且無其他聲母時,威妥瑪拼音與漢語拼音拼為[weng],通用拼音則用台灣的主流發音拼為[wong]。而在ㄥ前面加上ㄨ且有其他聲母時,威妥瑪拼音以舊式發音拼為[ung];漢語拼音、通用拼音則都拼為[ong]。ㄥ前面加上ㄩ時,威妥瑪拼音以舊式發音拼為[iung](無其他聲母時拼為[yung]);漢語拼音則拼為[iong](無其他聲母時拼為[yong]),通用拼音則不論前方是否有聲母,全拼為[yong]。
在注音字母苗文中,ㄥ不單獨使用,只用於「ㄨㄥ」/oŋ/[ong]跟「ㄧㄨㄥ」/ioŋ/[iong]。
相關變體
在注音符號的擴充版本方音符號中,增加了一個擴充符號「ㆲ」,即「工」,取其韻母,用於表示「ㆦ」[oo]+「ㄫ」[ng]的臺灣話韻母(/ɔŋ/,台羅拼音:[ong]),用於區別發為「ㄨ+ㄫ」(/ʊŋ/)的「ㄨㄥ」。然而,由於臺灣話中的「ㄛ」[o]並不會接「ㄫ」,因此「ㆲ」發為「ㄛ+ㄫ」(/oŋ/)實際上也是不影響辨義的同音位自由變異。因而臺灣話用者也可能將「ㆲ」發為/oŋ/;在臺灣話大量影響下的臺灣華語,「ㄨㄥ」也跟著音變為/oŋ/。所以在臺灣,「ㆲ」基本上是跟「ㄨㄥ」相同發音的符號;而「ㄧㆲ」則是跟「ㄩㄥ」相同發音。
字元編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