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瑪拉普拉(緬甸語:အမရပူရ,发音:[ʔəməɹa̰pùɹa̰],“pu”不吐气音同汉语“补”),又译阿摩罗补罗[1]、阿马拉布拉,缅语别称当苗(တောင်မြို့,意为南城),是缅甸曼德勒省的一座古城,以前是缅甸贡榜王朝的首都。[2][3]它西邻伊洛瓦底江,北接昌妙达齐区,南临阿瓦。
词源
阿瑪拉普拉在梵语、巴利语中的意思是“不朽之城”。[4][5]
历史
阿玛拉普拉是贡榜王朝波道帕耶王修建的新都城,于1783年5月竣工迁都[6]。19世纪初,锡兰僧人到此求法受戒,返回锡兰依缅法为人授戒,创立阿摩罗补罗派[7]。
1810年,阿玛拉普拉城估计有人口17万,但在同年遭遇火灾[8],后来巴基道王于1821年11月决定将都城迁回阿瓦[9]。1827年,衰败的阿玛拉普拉城仅余下3万人口[8]。1842年2月,沙耶瓦底王又下令迁都回阿玛拉普拉[10]。
1857年,敏东王在阿玛拉普拉以北11公里的曼德勒山脚下修建新都曼德勒城。1852年,缅甸在第二次英缅战争中战败,国力虚弱,敏东只得将城内围墙、宫殿、屋宇悉数拆卸,用于修建新都[11]。1859年5月23日,敏东王迁都曼德勒城[12]。
阿玛拉普拉城址轮廓大致为一个边长1.2公里的正方形,四角有30米高的砖塔。城内原有一座修有250根贴金木柱的堂皇佛寺,供奉有青铜大佛[8]。
阿玛拉普拉如今是曼德勒省阿玛拉普拉镇区的一座小镇,并和曼德勒近郊的社区连成一片。镇上的亚达纳邦大学开办于2000年,以人文学科为主,学生基本是曼德勒及其近郊的居民。
经济
阿玛拉普拉如今以传统织品和青铜铸造产业闻名。阿玛拉普拉是缅服中“阿切”图案织品的发源地[13]。阿切风格流行于贡榜时代[14],有专门的律例规定何人可以穿戴阿切式缅服[15]。阿玛拉普拉今日也是阿切织品的主要产地[16]。
贡榜王朝时期修建的乌本桥、大佛塔、皎多枝佛塔、纳加永佛塔留存至今,城内马哈甘达永僧院的“千人僧饭”景观颇为著名,令阿玛拉普拉成为曼德勒近郊重要的短途旅行目的地。
图册
-
1855年阿马拉普拉全景图
-
乌本桥
-
当达曼湖
-
古城门
-
-
-
-
参考文献
- Bischoff, Roger. Buddhism in Myanmar - A Short History (PDF). Kandy: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1995.
- Cooler, Richard M. The Konbaung Period - Amarapura.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2006-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6-16).
- Maung Maung Tin. Konbaung Hset Maha Yazawin 1–3 2004. Yangon: Department of Universities History Research, University of Yangon. 1905 (缅甸语).
- Hoke Sein. Entry for amara. Pāḷi-Myanmar Dictionary (ပါဠိမြန်မာ အဘိဓာန်). Pali Canon E-Dictionary Version 1.94. [2015-02-15] (缅甸语).
- Hoke Sein. Entry for pura. Pāḷi Dictionary. Pali Canon E-Dictionary Version 1.94. [2015-02-15] (缅甸语).
外部链接
阿玛拉普拉
|
前任者: 阿瓦
|
缅甸首都 1783年5月13日 – 1821年11月22日
|
繼任者: 阿瓦
|
前任者: 阿瓦
|
缅甸首都 1842年2月10日 – 1859年5月23日
|
繼任者: 曼德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