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柏年

柯柏年(1904年5月26日—1985年8月9日),原名李春蕃,男,广东潮州人,中国马克思主义著作翻译家、外交家,中共早期党员。

生平

柯柏年早年在汕头求学,受教会学校美国老师的影响,对英语产生了浓厚兴趣。1919年,柯柏年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于同年秋赴上海于沪江大学中学部继续求学,并于1923年升入沪江大学社会学系,次年因参加学生运动及翻译了列宁《帝国主义论》被沪江大学开除学籍,转入上海大学就读。1924年1月,柯柏年经同学杨之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柯柏年由上海赴北平,组建了“反对基督教同盟”。

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后,柯柏年南下广州继续革命工作,11月回到汕头任澄海县政治特派员,指导本地国民革命运动。次年1月,任国民党东江地区机关报《岭东民国日报》副主编。1927年初,《岭东民国日报》被国民党右派控制,中共遂另创办《岭东日日新闻》,柯柏年仍任副主编。“四一五事件”中,柯柏年遭追缉,由其学生黄若农藏匿方幸免。之后柯柏年与黄若农结婚,前往泰国避难。

1929年,柯柏年辗转回上海,并将名字由李春蕃改为此名。“柯柏年”这个名字取自卡尔·马克思名字的第一个字母K、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早年一个笔名Bender的B、以及列宁(Lenin)的N。柯柏年参加了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并在中共中央特科工作,同时编写和翻译了大量的社会科学书籍。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赴延安,任延安马列学院西方革命史室主任,中央研究院国际问题研究室主任。在整风运动中,柯柏年被指为“教条主义典型”遭批斗,之后便甚少涉足翻译工作。

1944年,柯柏年任中央军委外事组高级联络官,开始从事外事工作。中共建政后,1949年12月,柯柏年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外交部首任美澳司司长。1954年,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一员参加日内瓦会议[1]1955年,接替王幼平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罗马尼亚大使[2]。1959年,由许建国接任。1963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丹麦大使

1967年回国,历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组评议委员等职。

1985年8月9日,在北京因胃出血逝世。

作品

柯柏年一生翻译了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于上海求学期间,他就翻译了列宁《帝国主义论》、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著作。大革命期间,翻译了马克思的名著《哥达纲领批判》、列宁《国家与革命》等著作。在社联期间,翻译了约翰·内维尔·凯恩斯英语John Neville Keynes《经济学方法论》、狄慈根《辩证法唯物论》等著作。在延安马列学院期间,又先后翻译了恩格斯《革命和反革命》(与王实味合译)、马克思及恩格斯《马克思通信选集》(与艾思奇景林合译)、马克思《拿破仑第三政变记》和马克思《法兰西阶级斗争》等著作。中共建政后,他还参与了《印度对华战争》、《列宁选集》等作品的编译工作,并参与了《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翻译工作。

家庭

  • 堂兄李春涛(1897―1927),国民党左派,国民革命期间任《岭东民国日报》主编,1927年“四一五事件”中被害。
  • 胞弟李春霖(1910―1937),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政治部秘书长,1937年河西走廊作战中战死。

参考文献

引用

  1. ^ 李亚平. 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外交艺术.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0-06-21 [2019-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月11日).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中国驻罗尼亚历任大使.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12-03-03]. 

来源

  • 李魁庆. 历经沧桑淡泊名利——缅怀潮籍外交家、翻译家柯柏年. 汕头日报. 2005-06-05. 
  • 刘庆和、李珍军. 著名马列原著翻译家柯柏年. 红广角. 2011, (10): 17–24. 
  • 李珍军. 柯柏年与马列主义在华早期传播. 百年潮. 2016, (8): 57–60. 
外交職務
前任:
王幼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罗马尼亚大使
1955年2月-1959年4月
繼任:
許建國
前任:
王森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丹麦大使
1963年11月-1966年
繼任:
岳良

Strategi Solo vs Squad di Free Fire: Cara Menang Mud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