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鬥牛犬蟻在1934年時由澳洲昆蟲學家John S. Clark根據兩個工蟻的標本發表。此二標本是在1931年於Russell Range附近,也就是位於西澳的Israelite海灣的內陸採集的。在首次發現後的40年,擬鬥牛犬蟻再也沒被發現過,直到1977年在離首次發現的地點1300公里遠的地方再次被發現。擬鬥牛犬蟻在螞蟻學中被視為聖杯一樣的存在,1977年再次被發現後,在科學界激起了一陣旋風,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2][3]。在普徹拉(再次發現的地點),擬鬥牛犬蟻的照片被貼在街道上,普徹拉大概是世界上唯一因螞蟻而成名的觀光勝地。根據形態上的相似,昆蟲學家指出擬鬥牛犬蟻,及出自於波羅的海始新世化石的螞蟻屬,Prionomyrmex,親緣關係較為接近,但此推論在昆蟲學界中沒有廣泛的被接受。有鑑於其身體的結構,擬鬥牛犬蟻被公認為現存最原始的螞蟻,是為活化石。
分類學
發現
擬鬥牛犬蟻的首次記錄是在1931年由業餘昆蟲學家Amy Crocker[a]所採集,他的同事在一次旅行中替他採集了一些昆蟲樣本,包含兩隻鬥牛犬蟻工蟻的標本,據悉是在西澳的Israelite海灣的內陸Russell Range附近所採集到的[2][4]。接著Crocker將螞蟻樣本交由澳洲昆蟲學家John S. Clark,在認知到這屬於一新物種後,此二標本成為了共模標本[4]。在這之後,昆蟲學家 Robert W. Taylor 質疑原始發現地點的正確性,他認為這些標本應該是在大澳洲灣的西方邊界,巴拉多尼亞南方所採集[2]。擬鬥牛犬蟻的發現及其特殊的身體結構在1951年引領科學家們在西澳展開了一系列的搜索[5]。在往後的30年,澳洲及美國的團隊都沒有成功發現他們;E. O. Wilson 與 William Brown, Jr. 等昆蟲學家都嘗試搜尋未果[6]。接著,在1977年10月22日,來自坎培拉的 Taylor 和他的昆蟲學家團隊在普徹拉,塞杜納的東南方,發現了一隻單獨的工蟻,發現地距1931年的首次發現地1300公里遠[2][7]。在2012年,一則討論擬鬥牛犬蟻是否存在於西澳的報告,並沒有在巴拉多尼亞及西澳沿海地區發現他們[8]。在經歷了46年的搜索後,昆蟲學家們稱擬鬥牛犬蟻為螞蟻學中的聖杯[9][10]。
命名
1934年昆蟲學家John S. Clark首次正式描述大眼擬鬥牛犬蟻時,將其列在針蟻亞科之下的新族(擬鬥牛犬蟻族,Nothomyrmecii)新屬新種[4]。他做出此決定是因為兩隻標本(此二標本後來成為了共模標本,syntypes)沒有地方相似於任何他所認知的螞蟻物種,但是大眼擬鬥牛犬蟻卻和已滅絕的Prionomyrmex屬形態上有一些相似的地方。Clark提到擬鬥牛犬蟻屬及Prionomyrmex屬的頭部及大顎有相似之處,但兩者可從腰節(位於中軀及腹錘節之間的分節)的形態分辨[4]。根據和其他針蟻亞科物種形態上的差異[11],Clark在1951年提議了一個新亞科擬鬥牛犬蟻亞科(Nothomyrmeciinae),用以安置他的擬鬥牛犬蟻屬。這項提議被美國昆蟲學家William Brown Jr. 反對,他將其放置於鬥牛犬蟻亞科之下,與鬥牛犬蟻屬及Prionomyrmex屬共列,並將其置於擬鬥牛犬蟻族[12]之下。再次發現後的不久,擬鬥牛犬蟻和現生螞蟻遙遠的親緣關係便被證實,他在蟻科中的位置被大部分的科學家認同,直到1980年代後期[2][13]。根據單節的腰節,科學家們認為擬鬥牛犬蟻屬應該與鬥牛犬蟻屬分離,並重新使用了 Clark原本的提議,也就是將擬鬥牛犬蟻放置在屬於他自己的亞科之下,擬鬥牛犬蟻亞科,儘管擬鬥牛犬蟻屬及鬥牛犬蟻屬在形態上有多處相似,這個決定一直維持直到2000年[13][14][15][16]。
在2003年,俄國古昆蟲學家 G. M. Dlussky 與 E. B. Perfilieva,根據腹節的癒合情況[17],將擬鬥牛犬蟻屬及 Prionomyrmex 屬分離。同一年,美國昆蟲學家 P. S. Ward 與 S. G. Brady,也和 Dlussky 與 Perfilieva 得到相同的結論,並且強烈支持 Prionomyrmex 為一單系群。 Ward 與 Brady 同時也將此兩屬置於鬥牛犬蟻亞科Prionomyrmecini族之下[17][18]。在2005及2008年,Baroni Urbani 提出了進一步的證據支持他的說法,反對 Ward 與 Brady 的說法[19][20]。但此一觀點並不被後續的論文所支持,因此學界繼續沿用 Ward 與 Brady 的分類而非 Baroni Urbani 的[21][22][23][24]。
大眼擬鬥牛犬蟻,Nothomyrmecia macrops, 的英文俗名有 dinosaur ant 及 dawn ant,或是活化石蟻,因其原始的身體結構得名[22][25][26]。屬名 Nothomyrmecia 意思是假鬥牛犬蟻 (false bulldog ant)[25] 。 其種小名 macrops,是由希臘文 makros 而來,意思是"長"或"大",而 ops,意思是"眼睛"[25][27][28]。
基因體學及系統發生學
研究指出膜翅目昆蟲中,只有螞蟻擁有雙套且高於52對(2n = 52)的染色體數目;擬鬥牛犬蟻屬及其他的針蟻亞科物種,如Platythyrea tricuspidata,的染色體數量比任何膜翅目昆蟲來的多,最多可達 92 - 94 對雙套染色體[2][29]。基因體學證據顯示,擬鬥牛犬蟻屬及鬥牛犬蟻屬最近的共同祖先估計出現在7400萬年前,也就是說他們的起源可能來自於白堊紀[18]。以下是對於擬鬥牛犬蟻屬系統發生學的兩個假說:山蟻亞科(Formicinae)比起鬥牛犬蟻屬,更接近於擬鬥牛犬蟻屬,由類似擬鬥牛犬蟻的祖先演化而來。另一假說為:擬鬥牛犬蟻屬和Aneuretinae亞科擁有共同的祖先,且山蟻亞科是由Aneuretinae亞科演化而來。直到最近,科學家認同擬鬥牛犬蟻比較可能是從針蟻亞科的祖先演化而來[30]。擬鬥牛犬蟻和其他較為原始的屬,如鈍針蟻屬(Amblyopone)及鬥牛犬蟻屬,擁有與一群住在土壤中的胡蜂科相似的行為[31]。以下的分支圖是由加拿大昆蟲學家 S. B. Archibald 與他的同事們所提供,呈現了擬鬥牛犬蟻屬在鬥牛犬蟻亞科中可能的位置,並提到擬鬥牛犬蟻在已滅絕的鬥牛犬蟻亞科物種中比較接近 Avitomyrmex 屬、Macabeemyrma 屬、Prionomyrmex 屬、Ypresiomyrma 屬[32]。
擬鬥牛犬蟻屬中不存在年齡多型性(Age caste polyethism),也就是年輕工蟻在巢中照顧幼蟲,年長工蟻出外覓食。除了擬鬥牛犬蟻之外,唯一已知不存在年齡多型性的螞蟻是Stigmatomma pallipes[39]。工蟻為非兼性夜行性,只在寒冷的夜晚離開巢穴[35][39]。他們在5-10 °C (41–50 °F) 時最活躍,在溫暖的夜晚中,幾乎不會看見他們。之所以擬鬥牛犬蟻只在寒冷的夜晚行動,可能是因為在這個時刻,他們會遇到比較少且比較沒那麼強勢的競爭者,例如其他日夜皆會活動的優勢種螞蟻。較低的氣溫也可以阻礙獵物逃脫,也就是提高工蟻獵食的成功率[40]。工蟻留在樹上直到黎明,除非捕捉到獵物,他們可能藉由日光來導向以返回巢穴[40]。沒有證據顯示工蟻覓食時會用化學物質留下一條路徑,他們是利用視覺來搜索周圍環境。然而,在辨認巢穴入口的時候,化學物質可能扮演重要的角色。擬鬥牛犬蟻獨自覓食[40]。沒用的物質,例如死去的巢友、繭殼、剩餘的食物,會被丟到遠離巢的地方[2]。
^ 13.013.1Dlussky, G.M.; Fedoseeva, E.B. The origin and early stages of evolution of ants (Hymenoptera: Formicidae) in The Cretaceous biocenotic crisis and the evolution of insects. Moscow: Nauka. 1988: 70–144.
^Bolton, B. Army ants reassessed: the phylogeny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doryline section (Hymenoptera, Formicidae). Journal of Natural History. 1990, 24 (6): 1339–1364. doi:10.1080/00222939000770811.
^Dlussky, G.M. New fossil ants of the subfamily Myrmeciinae (Hymenoptera, Formicidae) from Germany. Paleontological Journal. 2012, 46 (3): 288–292. doi:10.1134/s0031030111050054.
^ 35.035.1Watts, C.H.S.; McArthur, A.J.; Foster, R. Note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dinosaur ant Nothomyrmecia macrops Clark (Hymenoptera: Formicidae) in South Australia. Australian Entomologist. 1998, 25 (1): 29–31. ISSN 1320-6133.
^Taylor, R. W.; Brown, D.R.; Cardale, J.C. Hymenoptera, Formicoidea, Vespoidea and Sphecoidea. Zoological catalogue of Australia 2. Canberra: Australian Government Publishing Service. 1985: 6. ISBN 978-0-644-03922-2.
^ 39.039.139.239.3Taylor, R.W. Evidence for the absence of worker behavioral subcastes in the sociobiologically primitive Australian ant Nothomyrmecia macrops Clark (Hymenoptera: Formicidae: Myrmeciinae). Psyche: A Journal of Entomology. 2014, 2014 (4707): 1–7. doi:10.1155/2014/232057.
^Ward, P.S.; Taylor, R.W. Allozyme variation, colony structure and genetic relatedness in the primitive ant Nothomyrmecia macrops Clark (Hymenoptera: Formicidae). Australian Journal of Entomology. 1981, 20 (3): 177–183. doi:10.1111/j.1440-6055.1981.tb01026.x.
^Sanetra, M.; Crozier, R.H. Polyandry and colony genetic structure in the primitive ant Nothomyrmecia macrops.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Biology. 2001, 14 (3): 368–378. doi:10.1046/j.1420-9101.2001.00294.x.
^Biodiversity. State of the Environment, South Australia.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uthority. [23 Nov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9).
^New, T.R. Lowland Insects and Their Environments: Non-forest Habitats ‘In Considerable Variety’: Introducing the Diversity of Australia’s Insects.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11: 164. ISBN 978-94-007-1780-0. doi:10.1007/978-94-007-1780-0_12.
參考文本
Hölldobler, B.; Wilson, E.O. The Ant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ISBN 978-0-674-040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