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哈根号的石版画
德国岸防舰列表 包含所有德意志帝国海军 在1880年代至1890年代初建造的岸防舰。在1880年代前后,德意志帝国 海军建造一系列岸防舰 ,以保护其在北海 和波罗的海 的海岸线 。在1870年代至1880年代早期,德意志帝国海军建造许多各种设计的铁甲舰 。然而,在1880年代中期,由于对萨克森级铁甲舰 [ 1] 性能上的不满,以及绿水学派 [ a] 的兴起,时任帝国海军司令列奥·冯·卡普里维 [ b] 放弃大规模主力艦 的建造,转而青睐岸防舰和鱼雷艇 [ 4] 。因此,下一代大型军舰齐格弗里德级 [ c] 要比早期的铁甲舰小得多,而且装备的主炮只有3门大口径火炮。这些舰只被用来保卫德国港口[ 6] 。其中6艘建于1888年至1894年间[ 7] 。另外两艘奥丁级岸防舰 在1892年至1896年间的建造过程中针对前级进行设计改进。[ 8]
1898年至1904年间,所有8艘岸防舰都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造,包括延长舰体,并为其配备新的锅炉[ 9]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 开始时,所有8艘舰只都被短暂调派到第六战列分舰队。然而到1915年8月后,她们又因为舰体老旧而陆续退役,并被降格为次要角色[ 10] 。1919年战争结束后,所有这些舰只都从海军序列 中除籍,随后报废。其中三艘,伏里施乔夫号 [ d] 、奥丁号 和埃吉尔号 [ e] 被改装成商船,服役到1930年前后。其余几艘在1920年代早期被拆解[ 13] 。
这些岸防舰结果只是暂时改变德国舰队的发展方向。1888年,在齐格弗里德级和奥丁级还没有开建之前,卡普里维就被选中来取代奥托·冯·俾斯麦 的德国总理 之职,后者被刚登基的德皇 威廉二世 逼迫离开这个位置,而卡普里维后来又被亚历山大·冯·蒙茨 [ f] 海军中将所取代[ 15] 。蒙茨是一位资深海军军官,他并不支持卡普里维之前拟定的海防政策,并提议建造4艘新的10,000公噸(9,800長噸;11,000短噸)勃兰登堡级战列舰 。这几艘舰艇取代卡普里维计划中的最后两艘岸防舰[ 16] 。这使德国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走上建造大型远洋战列舰 的道路[ 17] [ 18] 。事实上,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 曾把从齐格弗里德级和奥丁级开始建造,直到1898年第一个海军法 通过的这段时期描述为“荒废的十年”[ 15] 。然而由于全部订单被分配给德国本土几家不同的船厂履行,这批舰只完工后,德国船厂的海军舰只建造能力得到提升[ 19] 。另外,大批海军官兵通过在齐格弗里德级和奥丁级舰只上受训而得以成长起来[ 20] 。
齐格弗里德级
停泊中的贝奥武夫号
1883年,列奥·冯·卡普里维将军接任帝国海军司令后,抛弃其前任阿尔布雷希特·冯·斯托施 [ h] 的舰队发展政策,转而支持建立一支能够保卫德国海岸的舰队[ i] 。为此,他呼吁建造新的沿海防御舰艇。这种舰艇目标是比黄蜂级炮艇 [ j] 大,但比萨克森级铁甲舰要小。她们需要同时具有足够的作战半径 ,以支持在北海地区沿岸执行巡防任务,又装备有足够的火力和装甲,可以与大型的外国战舰进行交战。卡普里维目标建造10艘这样的舰只,但最终只建造8艘,前6艘就是齐格弗里德级。[ 24]
这6艘齐格弗里德级舰只在整个1890年代被用于舰队演习,直到世纪末陆续接受改造[ 25] 。这一系列现代化改造包括改装锅炉和舰体加长,这两项变化最终都提高舰只的航速。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 爆发时,她们被重新编入现役,但只持续一年左右。1915年8月后,这批岸防舰被陆续正式退役,开始承担宿舍船 这样的次要角色。除了伏里施乔夫号,本级所有舰只都在战争结束后拆解。伏里施乔夫号被改造成一艘商船,一直运营至1930年拆解。[ 7] [ 10]
奥丁级
1902年埃吉尔号的绘画
奥丁级原本是卡普里维计划的10艘岸防舰中的第7艘和第8艘舰,是齐格弗里德级设计方案的修改版。两者主要的区别是略有改进的装甲布局,新增一个烟囱 和两根战斗桅 [ x] [ 9] 。1888年,在两艘奥丁级海军舰艇安放龙骨之前,卡普里维的继任者,亚历山大·蒙斯海军中将下令建造4艘勃兰登堡级 大型战列舰,以取代原来两艘奥丁级岸防舰,这也标志着德国岸防舰计划的终结。[ 37] [ 38]
两艘奥丁级舰只在1901年至1904年间被拉回船厂改进,改进方案与齐格弗里德级相同[ 8] 。本级舰只的服役历史与齐格弗里德级诸舰基本相同。她们入役初期就加入舰队执行海岸防卫任务,而在1914年8月战争爆发时又被再次动员起来,直到1915年8月被降级为次要职责[ 10] 。战争结束后,两舰都被改装为商船。奥丁号此后一直活跃在民间服务中,直到1935年退役拆解,而埃吉尔的服役生涯因1929年12月在瑞典的哥得兰岛 搁浅而被迫中止。[ 39]
脚注
注释
^ 译名参考自《1914-1945年的海上战争》。[ 2]
^ 译名参考自《海战事典.2》。[ 3]
^ 译名参考自《海战事典.2》。[ 5]
^ 译名参考自《海战事典.2》。[ 11]
^ 译名参考自《海战事典.2》。[ 12]
^ 译名参考自《第三帝国海军综合事典》。[ 14]
^ 历史学家埃里希·格鲁纳(Erich Gröner)指出,满载被定义为“(等于)排水量加上满载燃料油、柴油、煤、备用锅炉给水、舰载机燃料和特殊设备。”[ 21] 。
^ 译名参考自《海战事典.2》。[ 3]
^ 相反,斯托施倾向于建立一支远洋舰队,以支持在公海上执行任务。在他的任期内,德国建造世界上第三大铁甲舰舰队,仅次于英国皇家海军 和法国海军 。[ 22]
^ 译名参考自《船史研究 第10期 1996年12月 纪念马尾船政创办130周年船政文化学术研讨会(1866-1996)纪念专刊》。[ 23]
^ 另有来源记载后期改进后增加到4,237公噸(4,170長噸)。[ 29]
^ 另有来源记载后期改进后增加到15.5節(28.7公里每小時;17.8英里每小時)。[ 29]
^ 另有来源记载为“1890年6月10日”。[ 30]
^ 译名参考自《海战事典.2》。[ 31]
^ 另有来源记载为“1890年11月8日”。[ 31]
^ 译名参考自《海战事典.2》。[ 33]
^ 另有来源记载为“1891年11月2日”。[ 33]
^ 译名参考自《海战事典.2》。[ 34]
^ 另有来源记载后期改进后增加到4,236公噸(4,169長噸)。[ 34]
^ 另有来源记载为“1892年8月6日”。[ 34]
^ 译名参考自《海战事典.2》。[ 35]
^ 另有来源记载后期改进后增加到4,247公噸(4,180長噸)。[ 35]
^ 另有来源记载为“1893年10月21日”。[ 35]
^ 译名参考自《英汉军语词汇》
^ 另有来源记载后期改进后增加到4,376公噸(4,307長噸)。[ 40]
^ 另有来源记载后期改进后增加到15.5節(28.7公里每小時;17.8英里每小時)。[ 40]
^ 另有来源记载为“1894年10月3日”。[ 40]
^ 另有来源记载后期改进后增加到4,376公噸(4,307長噸)。[ 20]
^ 另有来源记载后期改进后增加到15.6節(28.9公里每小時;18.0英里每小時)。[ 20]
^ 另有来源记载为“1895年4月3日”。[ 20]
引文
参考书籍
期刊来源
拓展阅读
Dodson, Aidan. The Kaiser's Battlefleet: German Capital Ships 1871–1918. Barnsley: Seaforth Publishing. 2016. ISBN 978-1-84832-22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