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千禧校舍為香港現行津貼及直資學校校舍設計的統稱,於2000年起推行,至2005年起完全取代上一代的千禧校舍設計。與千禧校舍相比,後千禧校舍設計更為多樣化,可以因應辦學團體意願、地盤特性和建築師的設計風格而改變。
歷史
出現
由於香港可供建校的用地日漸變得細小、不規則[1],加上部份學校因應其教學特色,而對校舍有特別要求[2],原來的千禧校舍設計已經無法滿足需求,亦無法盡用土地發展潛力。因此,政府於2000年起,開始容許在部份津貼及直資學校新建/重建校舍,採用因地制宜的非標準設計模式,但必須滿足教育局訂下的若干參數(如課室數目、最低面積要求等)。
由於此等非標準校舍設計以千禧校舍為藍本,加上在後來更取代了千禧校舍,因此又統稱為「後千禧校舍」[3]。全港第一座由政府撥款興建的後千禧校舍,為明愛胡振中中學建於薄扶林的第二代校舍,於2001年6月付諸立法會表決,隨後動工,並於2005年建成[2];而首座後千禧校舍則為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小學,早於2002年落成[4]。
取代千禧校舍
在首批後千禧校舍動工後,由於此等設計的靈活性極高,可靈活配合小學轉全日制政策,教育統籌局與建築署自2002年起,決定推出更多的同類校舍用地,並於一些地盤狹窄、不規則的全日制小學地盤率先採用[5][6]。
而自2004年起,基本上所有新分配的校舍,均採用後千禧設計[註 1],而該年首座批出的校舍為聖公會聖馬利亞堂莫慶堯中學[7]。至於千禧校舍標準,則於2005年最後一批狹義同類校舍(香港仔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及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湯國華中學[8])建成後正式廢止。而在後千禧校舍標準全面實施之際,一些已批出但未興建的千禧校舍用地,亦紛紛改用非標準設計。
現況
由於香港出生率下降及移民潮導致學童數量減少,加上以往大規模興建第二代靈活式校舍及千禧校舍補足了香港中、小學的學額空缺。因此,後千禧校舍目前主要供一些校舍設計不合標準的中、小學(尤其是「火柴盒」小學)遷置之用(而在2010年代前,小學轉全日制亦是後千禧校舍分配的其中一個主要途徑)。而自2003年及2019年,金巴崙長老會耀道中學及五旬節聖潔會永光小學校舍完成分配後[9][10],政府就未有分配任何後千禧校舍,以作開辦全新中、小學之用。其後,政府於2024年7月宣佈,往後分配的同類校舍,將不再用作開辦新校[11]。
此外,因應政府鼓勵應用「組裝合成」建築法[註 2],此技術亦於2020年起,開始於其中四座小學後千禧校舍試用,當中永光小學為樣辦樓宇[註 3]。該批校舍亦是相隔超過20年後,第一批以預製組件技術興建的標準校舍[12][13]。及後,政府決定將此建築技術,擴展至其他新建的後千禧校舍。
校舍建設標準
後千禧校舍在設計上,完全由政府/港鐵公司委託的建築師事務所(對前者而言包括建築署),以及辦學機構主導,並沒有統一的布局,亦可按實際需要加設一些較千禧校舍標準為高的設施。然而,建設標準上大致沿襲自千禧校舍。就課室數目而言,中學校舍統一為30間,而小學則可以設有18(新設選項)、24、30或36間課室[14](除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小學為20間課室);另外,按照《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第3章,此等中、小學校舍一般面積為6,950及6,200平方米,仍與千禧校舍相若[15]。而在裝潢及傢俱標準方面,雖然政府曾經於2009年修訂過一次,但大致仍然沿襲舊制[16]。此外,後千禧校舍在地基設計上,仍有參考設計,其標準與千禧校舍相若(中學、30班及24班小學分別為138(後增至145支)、112及101支撞擊式工字樁[17][18]),只是相應增設了18班和36班小學的樁柱設計(分別需打入95支[19]和150支工字樁[20])。
在建設費用方面,由於各校舍布局不一,後千禧校舍並無一個明確的參考造價,但一般每平方英呎為約2,100-2,200港元(2018-19年造價)[21][22]。
採用同類校舍的學校及所屬物業
註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