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馬利·史特勞普
本名 Jean-Marie Straub 国籍 法國 出生 (1933-01-08 ) 1933年1月8日逝世 2022年11月19日(2022歲—11—19 ) (89歲)
丹尼勒‧蕙葉
本名 Danièle Huillet 国籍 法國 出生 (1936-05-01 ) 1936年5月1日逝世 2006年10月9日(2006歲—10—09 ) (70歲)
尚-馬利·史特勞普 (法語:Jean-Marie Straub ,法语: [stʁob] ,1933年1月8日—2022年11月19日[ 1] )
與丹尼勒‧蕙葉 (法語:Danièle Huillet ,发音: [ɥijɛ] ,1936年5月1日—2006年10月9日)是一對出身法國 的導演 組合,他們多在德國 與義大利 進行電影拍攝,在1963到2006年間完成許多劇情片、紀錄片、短片作品,他們以嚴謹、實驗的拍攝手法以及強硬的左翼政治立場聞名,兩人合作直到2006年底蕙葉病逝為止。
生平
史特勞普與蕙葉兩人於1954年相識後相戀,當時仍是學生的史特勞普活躍於巴黎的電影俱樂部,並與法蘭索瓦·楚浮 是朋友,史特勞普也會替《電影筆記 》寫稿,楚浮當時會拒絕刊登史特勞普政治煽動性過強的文章[ 2] ;史特勞普還曾擔任賈克·希維特 電影作品的副導演[ 3] 。史特勞普與蕙葉兩人後來移居德國 以避免史特勞普因阿爾及利亞戰爭 而被徵召入伍,兩人開始合作執導一些短片。
1968年,兩人完成合導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安娜·瑪達蓮娜·巴哈編年紀事 》,進入第18屆柏林影展 正式競賽單元[ 4] ,後來兩人又分別以《階級關係 》(1984)與《恩培多克勒之死 》(1987)三度獲選為柏林影展正式競賽片,並憑藉《階級關係 》獲得特別提及獎。1999年,兩人完成《西西利亞! 》,進入第52屆坎城影展 一種注目 單元[ 5] 。2006年,他們以《與他們的對話 》進入第63屆威尼斯影展 正式競賽單元,電影由五段人與神在山上的對話而構成,最後在威尼斯影展獲得特別獅獎,用以表彰他們對於電影語言創新的成就。
史特勞普與蕙葉兩人並無小孩,蕙葉於2006年10月因癌症而過世[ 6] 。
史特勞普在蕙葉過世後,仍然獨自完成許多電影作品,盧卡諾影展 於2017年頒發榮譽金豹獎 給他[ 7] 。
兩人合導的電影作品
劇情長片
1968年:《安娜·瑪達蓮娜·巴哈編年紀事 》(Chronik der Anna Magdalena Bach )
1970年:《眼睛不想一直閉著或也許有一天輪到羅馬自己選擇 》(Othon: Les yeux ne veulent pas en tout temps se fermer ou Peut-être qu'un jour Rome se permettra de choisir à son tour )
1972年:《歷史課 》(Geschichtsunterricht )
1975年:《摩西與亞倫 》(Moses und Aron )
1977年:《弗爾蒂尼和卡尼 》(Fortini/Cani )
1979年:《從烏雲到反抗軍 》(Dalla nube alla resistenza )
1981年:《太早,太遲 》(Trop tôt, trop tard )
1984年:《階級關係 》(Klassenverhältnisse )
1987年:《恩培多克勒之死 》(Der Tod des Empedokles )
1999年:《西西利亞! 》(Sicilia! )
2006年:《與他們的對話 》(Quei loro incontri )
劇情短片
1962年:《馬霍卡-莫夫 》(Machorka-Muff )
1965年:《沒有和解 》(Nicht versöhnt )
1968年:《妓女。演員。皮條客 》(Der Bräutigam, die Komödiantin und der Zuhälter )
1973年:《阿諾·荀貝格電影配樂導論 》(Einleitung zu Arnold Schoenbergs Begleitmusik zu einer Lichtspielscene )
1973年:《阿諾·荀貝格電影配樂導論 》(Einleitung zu Arnold Schoenbergs Begleitmusik zu einer Lichtspielscene )
1977年:《革命就是擲骰子 》(Toute révolution est un coup de dés )
1982年:《老調重彈 》(En rachâchant )
史特勞普單獨執導的電影作品
劇情長片
2015年:《共產主義者 》(Kommunisten)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電影筆記 》派 左岸派 其他電影工作者 影響理論 代表電影 相關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