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儀英 博士,MBE ,JP (Dr. Ma Yi-ying ,1909年12月23日—1974年2月7日),香港 基督教 女 教育家 ,1947年至1949年任廣州真光中學 校長,1949年至1973年任九龍真光中學 創校校長。
馬儀英早年在香港和廣州接受教育,後來前往美國 深造,先後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她畢生從事教育工作,除擔任九龍真光中學校長外,也是多間教會學校校董,亦曾獲香港政府 委任為教育委員會 委員和中文中學會考委員會 委員。在1964年,她獲港府委任為教育報告書工作委員會委員,就《馬殊及森遜報告書 》的建議作出研究和檢討。工作委員會復於1965年1月發表報告,促成港府在同年4月發表《香港教育政策白皮書》,對港府教育政策的方針起一定影響。
馬儀英是虔誠的基督徒 ,曾為中華基督教會 和合一堂 等擔任教會事工。
生平
早年生涯
馬儀英祖籍廣東 台山 ,[ 1] 1909年12月23日生於香港 ,自幼不良於行。[ 2] 家中另有兩姊馬傑英、馬侃英和兩妹馬俊英、馬信英的她,少時先後就讀基督教 教會營辦的英華女學校 和廣州真光女子中學 。[ 3] [ 4] 她在1926年畢業於廣州真光,是當年晃社的學生。[ 2] 畢業後,她入讀廣州嶺南大學 ,主修教育,並在1929年獲學士學位畢業。[ 2]
大學畢業後,馬儀英旋即返回母校 廣州真光任教,1935年調往香港,在新成立於堅道 的真光小學 出任校務主任,協助小學校長曹何玉瑛 處理行政事務。[ 2] [ 4] 她在1937年獲獎學金前赴美國 深造,於麻省 史密斯學院 修讀教育,獲文學碩士 學位,嗣後又在紐約協和神學院 考獲宗教學 碩士。[ 3] [ 4]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 期間,馬儀英在加州大學 深入研究教育議題,於1945年發表題為「Effects of Attendance at Chinese Language Schools upon San Francisco Children 」(《三藩市 兒童就讀中文學校的效果》)的博士論文,[ 5] 同年獲大學頒發哲學博士 學位以及榮譽金鑰匙獎。[ 3] 馬儀英在三藩市從事教育研究時,曾反對華人子弟入讀華人學校,但她的研究同時指出,華人子弟入讀華人學校,比起一般入讀公立學校的華人子弟,學業成績和表現較好,對中國文化 和中文的認識也較深。[ 5]
教育生涯
九龍真光中學
馬儀英獲博士學位後,仍留在美國任教大學。[ 3] 日本 戰敗投降後,她在1946年返回中國 ,起初在嶺南大學任教,1947年6月第二度返回母校,出任廣州真光校長。[ 6] 馬儀英出任校長前的廣州真光經歷多重波折,起先是1937年因日本進犯廣州 ,學校被迫遷至香港,而1941年香港淪陷 後,學校一度停辦,後來在1942年於粵北 連縣 的三江圩 復校,1943年和1945年再先後遷往曲江縣 和連縣雙喜山 ,一直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廣州真光才於10月遷回白鶴洞 舊址復課。[ 6]
九龍真光中學位於九龍塘 真光里的校址
可是,馬儀英出任校長後不久,受物價飛漲和國民政府 發行的銀圓券 貶值拖累,學校學費和雜費被迫以白米 計算。[ 6] 同時間,國民黨 與共產黨 在二戰結束後不久,即爆發第二次國共內戰 ,國民黨節節敗退,而中國大陸 大有落入共產黨之勢,馬儀英為逃避共產黨,在1949年秋天帶同員生遷校香港,並選定九龍塘 窩打老道 115號為校址,向港府教育司署 註冊將學校名為九龍真光中學 ,由她出任創校校長。[ 6] [ 2] [ 3]
馬儀英創立九龍真光之時,香港真光小學早已在1946年復課,並由該校校長何中中博士 於1947年改名為香港真光中學 。由於香港真光中學位於香港島 ,而九龍真光處於對岸,因此在二戰後初年,香港島和九龍 各有一所真光中學,兩者亦繼續互有聯繫。至於廣州真光位於白鶴洞的校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 立國和進駐廣州後,即於1949年被市文教局接管,不再具教會背景,該校後來改稱「廣州市第二十二中學」,至1984年復名「廣州市真光中學」,但不再是女子中學。[ 6]
九龍真光創校後,兼辦中小學和幼稚園,校舍不敷應用。在1955年,港督 葛量洪爵士 到訪參觀,答應撥地另建中學校舍,促成九龍真光中學在1960年遷到九龍塘根德道 附近的新址,新校舍前方道路獲港府命名為真光里 ,而窩打老道舊址則全部用作小學部和幼稚園校舍。[ 2]
九龍真光作為一所中文中學,馬儀英在校內推行母語教學 ,但也重視學生的英語 水平,特別聘請外籍教師教授英語。[ 2] 在1998年的時候,香港真光中學停辦中文班,變為英文中學 ,但九龍真光維持其教學方針,繼續以中文作為主要教學語言。另一方面,她還鼓勵學生參與課外活動和社會工作,從而培養學生品行。[ 2] 在1962年,為慶祝真光創校90周年,她為學校增建雨天操場,同時在香港大會堂 公演《長恨歌 》一劇,由學生參演和製作。[ 2] 繼任港督柏立基爵士 在1963年參觀九龍真光時,亦對學校教學予以讚賞和肯定。[ 2]
其他公職
馬儀英畢生從事教育工作,除了擔任九龍真光中學校長外,也是香港真光中學和協和書院 等多家教會學校校董。[ 3] 在1958年至1960年間,她出任香港教師會 主席,[ 7] 另外在1953年至1958年間也是崇基學院 院務委員會委員。[ 7] 崇基學院在1963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學 成員書院後,她曾出任崇基學院校董。[ 1] 馬儀英還曾經擔任愛丁堡公爵獎勵計劃 委員會委員和香港社會福利行政會暨委員會委員;[ 1] 她參與創立九龍婦女福利會 ,並擔任1955年至1956年度的執行委員。[ 7]
香港政府 曾委任馬儀英為港府教育委員會 委員及中文中學會考委員會 委員。[ 3] [ 1] 在1963年初,港府委任馬殊及森遜委員會 (Marsh-Sampson Commission),對香港的教育需要展開全面研究。該委員會在同年10月發表稱之為《馬殊及森遜報告書》(Marsh-Sampson Report )的教育委員會報告書後,港督柏立基爵士又在1964年1月委任一個教育報告書工作委員會,對《馬殊及森遜報告書》的建議作出深入研究和檢討。[ 8] 該工作委員會由教育司 任主席,而馬儀英隨利銘澤 和鄧律敦治 等人一同獲委任為委員。[ 8]
工作委員會在1965年1月向繼任港督戴麟趾爵士 提交《工作委員會報告書》,對《馬殊及森遜報告書》多項建議予以支持,促使港府在1965年4月發表《香港教育政策白皮書》,建議讓百分之80兒童可以入讀由政府資助的小學,及使約百分之15的小學畢業生能升讀官立中學、資助中學及若干選定的私立中學。[ 8] 該報告書奠定了香港以後十多年的教育政策走向,即以學位數量為政策發展的目標和以發展由政府資助的學校為主線。[ 9]
馬儀英也是虔誠的基督徒 ,擔任過中華基督教會 香港區執行委員會委員、九龍巴富街 合一堂 執事及基督教兒童福利會董事。[ 1] [ 3] 她曾在1953年至1958年任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 女童工藝組執行委員,[ 7] 此外,雖然她身在香港,但仍推動基督教 教會在中國大陸 的發展。[ 7] 為表彰馬儀英對教育的貢獻,港府在1961年5月30日奉委她為非官守太平紳士 ;在1962年元旦 授勳名單中,馬儀英復獲英廷頒賜MBE勳銜 。[ 7]
晚年生涯
馬儀英在1973年8月退休,卸下前後24年的九龍真光校長職務,[ 3] 而校長一職由輔導主任李惠廉 接任。為答謝馬儀英多年來在任校長的貢獻,校友會特別在當年6月舉行歡讌大會。[ 10] 晚年的馬儀英參與在1973年於九龍油麻地 創辦真光女書院 ,以慶祝真光創校百周年,並任真光女書院創校校董之一。[ 11] [ 3]
可是,馬儀英多年專注工作,積勞成疾,卸任校長僅數月後,於1974年2月7日下午病逝於九龍伊利沙伯醫院 ,終年64歲。[ 12] [ 3] 馬儀英終身未婚,她的喪禮於九龍殯儀館 舉行,而安息禮拜於2月10日在九龍合一堂舉行。[ 12] 安息禮拜過後,其遺體隨即移奉往薄扶林基督教墳場 安葬。[ 12]
榮譽
主要經歷
廣州真光女子中學教師(1929年-1935年)
香港真光小學校務主任(1935年-1937年)
留美深造(1937年-1945年)
於美國大學任教(1945年-1946年)
任教於廣州嶺南大學(1946年-1947年)
廣州真光女子中學校長(1947年6月-1949年10月)
九龍真光中學校長(1949年-1973年8月)
香港教師會主席(1958年-1960年)
教育報告書工作委員會委員(1964年-1965年)
真光女書院校董(1973年-1974年)
相關條目
注腳
^ 1.0 1.1 1.2 1.3 1.4 1.5 岑維休主編,《香港年鑑》,香港:華僑日報,1968年。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真光創校137周年,九龍真光中學鑽禧校刊》,香港:九龍真光中學,2009年。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前真光中學校長馬儀英蒙主寵召〉,《華僑日報》第三張第一頁,1974年2月9日。
^ 4.0 4.1 4.2 〈初探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薄扶林道墳場(三)〉(2015年5月23日)
^ 5.0 5.1 CHEN, Yong, Chinese San Francisco, 1850-1943: A Trans-Pacific Community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 6.0 6.1 6.2 6.3 6.4 〈廣州真光女子中學的變遷〉,《芳村文史第一輯》,廣州:荔灣區政協,造訪於2011年3月13日。
^ 7.0 7.1 7.2 7.3 7.4 7.5 〈馬儀英博士獲M.B.E.勳銜〉,《工商日報》第五頁,1962年1月1日。
^ 8.0 8.1 8.2 Education Policy , Hong Kong Government, April 1965.
^ SWEETING, Anthony, Education in Hong Kong, 1941 to 2001,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 〈真光校友會餞別馬儀英校長退休〉,《華僑日報》第三張第四頁,1973年6月9日。
^ 《真光女書院校史》,九龍:真光女書院,2009年。
^ 12.0 12.1 12.2 〈馬儀英博士逝世,定今日下午出殯〉,《工商日報》第七頁,1974年2月10日。
^ "Supplement to Issue 42552 ", London Gazette, 29 December 1961, p.25.
參考資料
英文資料
Education Policy , Hong Kong Government, April 1965. 網上版本
CHEN, Yong, Chinese San Francisco, 1850-1943: A Trans-Pacific Community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網上版本
SWEETING, Anthony, Education in Hong Kong, 1941 to 2001 ,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網上版本
中文資料
〈馬儀英博士獲M.B.E.勳銜〉,《工商日報》第五頁,1962年1月1日。
岑維休 主編,《香港年鑑》,香港:華僑日報,1968年。
〈真光校友會餞別馬儀英校長退休〉,《華僑日報》第三張第四頁,1973年6月9日。
〈前真光中學校長馬儀英蒙主寵召〉,《華僑日報》第三張第一頁,1974年2月9日。
〈馬儀英博士逝世,定今日下午出殯〉,《工商日報》第七頁,1974年2月10日。
《真光創校137周年,九龍真光中學鑽禧校刊》,香港:九龍真光中學,2009年。
《真光女書院校史》,九龍:真光女書院,2009年。
〈廣州真光女子中學的變遷〉,《芳村文史第一輯》,廣州:荔灣區政協,造訪於2011年3月13日。網頁 Archive.is 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2-11-27
〈初探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薄扶林道墳場(三)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oldier 的世界》,2015年5月23日。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