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盾徽 Coat of arms of Hong Kong |
---|
|
|
簡單形 |
|
使用者 | 英屬香港 |
---|
啟用 | 1959年1月21日-1997年6月30日 |
---|
冠飾 | 一隻頭戴皇冠的金獅,手持珍珠,面向左方的獅子 |
---|
花圈 | 白、藍二色花冠 |
---|
盾 | 上部繪有一枚海軍皇冠(Naval Crown),下部以下端畫有海水波紋,海面上的左、右方各繪有一艘中式帆船,上、下部由一條城垛的凹凸線條隔開 |
---|
扶盾 | 左方為頭戴皇冠的金獅,右方為金龍,兩者以站立姿勢互相對望 |
---|
基地 | 一座綠色島嶼,圍上海水波紋 |
---|
香港徽號 Hong Kong Armorial Bearings |
---|
|
|
使用者 | 英屬香港 |
---|
啟用 | 1843年9月29日-1959年1月21日 |
---|
冠飾 | 英國皇家徽章 |
---|
盾 | 阿群帶路圖 |
---|
基地 | 金色緞帶 |
---|
香港徽號[1](英語:Hong Kong Armorial Bearings[1] 或 Colony Armorial Bearings[2]),又稱香港盾徽[3](Coat of Arms of Hong Kong),是英屬香港於1959年採用的地方徽號。
歷史
第一代徽號
第一代徽號於1843年9月啟用,上為英國皇家徽章,下為阿群帶路圖。[4]
香港徽號
郵政司榮鐘士於香港日佔時期被日軍收押在赤柱拘留營,他利用被羈留的時間在拘留營內設計並繪畫香港盾徽,香港重光後,榮鐘士於1947年3月將盾徽的初稿提交給香港總督楊慕琦審閱,他建議以盾徽取代沿用多年的阿群帶路圖,楊慕琦卻回應不厭惡原有旗徽阿群帶路圖的古風,無意主動棄用原有旗徽[5][6],故此提案不了了之。
直至1958年,接任葛量洪出任香港總督的柏立基重新審閱盾徽,並由副輔政司韓美洵及地政測量處總繪圖員W.E. Jones繪畫草圖,之後送交位於英國倫敦的英國紋章院評鑑。英國紋章院對盾徽的設計加以修訂,包括調整獅子的方向及加上城垛,確定設計及完成圖則後,再呈上英國君主。香港盾徽於1959年1月21日頒布,菲臘親王在同年3月訪港期間,代表伊利沙伯二世將盾徽授予香港。同年7月27日,香港政府正式將香港旗所載的阿群帶路圖改為香港盾徽。由英廷委任狀所頒布的紋章在1997年7月1日停用[7]。
設計
香港盾徽的最下方是一座綠色島嶼,圍上象徵海水的波紋,代表英國最初佔領的香港島。小島上方畫有一條橫置而呈暗黃色(另有白色版本)的布條,上面以紅色寫上「香港」的英文「HONG KONG」。布條的上方,即盾徽的正中部份,是一塊盾牌。該盾牌是整個盾徽的主體,盾牌大抵分為上、下兩部,上部以紅色為底色,繪有一枚海戰金冠,寓意皇家海軍和英國商船隊(Merchant Navy)與香港的聯繫;下部以白色為底色,最下端畫有象徵海水的波紋,而海面上的左、右方各繪有一艘中式帆船(帆船顏色有不同版本,計有紅色、黃色和灰藍色等等),反映香港早期十分著重海上貿易[8]。盾牌上紅色的上部和白色的下部以凹凸線條交匯,使盾牌下部形成白色的城垛,城垛是紀念香港在1941年抗擊日本侵略而進行的香港保衛戰。
盾牌的左方和右方分別有一頭戴上皇冠的獅子及一條龍,作為盾牌的護盾獸。獅子和龍都是金黃色,兩者都以站立的姿勢互相對望。獅子代表英國,龍則象徵香港具有的中華文化,兩者寓意香港是中西合璧文化交融之地。盾牌的上方有一頭戴上皇冠及面向盾徽左方的獅子[9],這頭獅子以雙手握著一顆珍珠,而這顆珍珠寓意香港是「東方之珠」[8]。
類似設計還有香港工程師學會會徽,以及香港大學紋章,還有代表香港自治運動的龍獅旗,代表香港城邦論的鳳凰龍獅旗。此外,在1993年前鑄造的港幣1元、2元及5元硬幣,以及主權移交前的消防處徽號,均鑄/印有香港徽號頂端的小獅子。
不同版本及錯體
儘管香港徽號上的中式帆船按照英廷委任狀描述應呈現其自然顏色(即啡色),一些香港徽號布章上的帆船用上了黃色。
曾經懸掛於中區政府合署中座的徽號的帆船是灰色,盾牌下端有三道波紋。
四爪龍
民間「五爪為龍,四爪為蟒」的說法形成於明代,主要作為皇帝與下臣服裝上紋飾的差別,皇帝穿「龍袍」,其它皇族和下臣穿「蟒袍」,但這只是名稱上的差別而已,從龍的形式上來講無論龍和蟒都是四足蛇類,形狀無差異。
圖集
-
香港徽號上的小狮子(1959年1月21日-1997年6月30日)
-
香港徽號原作者韓美洵著作裡的版本
-
1962年香港年報上的彩色版本
-
港府在1968年9月25日發行新一批的通用郵票,上圖的一元通用郵票以香港紋章為主題
-
英治時期香港政府使用的單行紙和筆記簿每頁都會印上香港紋章
-
香港童軍曾以阿群帶路圖(左上一、二)和香港盾徽(右上一)為臂章樣式
-
1997年6月30日前置於中區政府合署中座布政司署正門的香港紋章,由
伊利沙伯二世於1959年頒贈,現存於
香港文化博物館
参考文献
引用
- ^ 1.0 1.1 《商船(註冊)條例》.
- ^ 《香港徽幟(保護)條例》. [2021-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劉, 嘉蕙. 回歸15周年之旗幟鮮明:龍獅旗下 戀殖人. 蘋果日報. 2012-03-12 [2016-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Hamilton, Geoffrey Cadzow. Flag badges, seals, and arms of Hong Kong,. Hong Kong: Govt. Press. 1963-01-01: 8 [2016-08-01]. OCLC 4508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5) (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Hamilton, Geoffrey Cadzow. Flag badges, seals, and arms of Hong Kong,. Hong Kong: Govt. Press. 1963-01-01 [2016-08-01]. OCLC 4508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5) (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Flag Badges, Seals and Arms of Hong Kong. [2020-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陳百祥96年揮龍獅旗 網民嘲港獨. 蘋果日報. 2016-01-17 [2020-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8.0 8.1 溫水劇場. 題: 新不如舊. facebook.com. [2015-06-24].
- ^ 香港盾徽的一些典故. [2020-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来源
外部链接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