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紀(129年—199年),字元方,以字行,潁川許縣人。東漢末年名士和官員,以至德而聞名。與父親陳寔和弟弟陳諶在當時並稱為「三君」。
生平
陳紀因受東漢末年的黨錮之禍影響而不能任官,於是在家發憤著書,寫成《陳子》一書。中平元年(184年),因黃巾之亂爆發,漢靈帝大赦黨人,陳紀亦獲四府[1]辟命,但陳紀都沒有應命。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領兵入洛陽並掌權,任命陳紀為五官中郎將,陳紀逼不得已應命入京,後遷侍中。初平元年(190年),陳紀將出任平原相,見董卓時,董卓正考慮遷都長安,於是問陳紀:「三輔地區地勢平坦,四面險固易守,而且土地肥沃,有『陸海』的稱號。今天關東諸將起兵討伐,恐怕洛陽不能繼續守著。而長安仍有宮殿,所以我就打算西遷長安,你覺得怎樣?」陳紀則反對,說:「天下有道,四方外族都會守護朝廷。應該推行德政,令反對者歸附信服。讓天子遷都,則是下等計謀。我認為你應該將朝中的事交給朝中官員,自己專心對外。若有人違命,則以武力威嚇。現在關東諸將起兵,人民已苦不堪言,若果你放下朝政,領兵抵抗,百姓或許還可得以保全。但若遷都自求自保,那將會是極度危險呀。」董卓聽後十分不滿,但因敬仰陳紀名氣而沒有再說甚麼。當時又有議論讓陳紀升任司徒,陳紀見朝中禍亂正行,不再整理行裝,立刻起行到平原國上任。及後先得追拜太僕和徵任為尚書令。
建安元年(196年),漢獻帝任命袁紹為太尉,袁紹恥於任大將軍的曹操之下,故意將職位讓給陳紀,但陳紀不受,改拜大鴻臚。建安四年(199年)六月[2],陳紀七十一歲時在任內逝世。
性格特徵
- 史載陳紀「兄弟孝養,閨門雍和,後進之士皆推慕其風。」
- 陳紀亦盡孝,父親陳寔死後,每當父喪之哀湧上心頭都會吐血昏迷。喪期過後,仍因父親而消瘦,幾乎死去。豫州刺史嘉許甚德行,表上尚書,圖象百城,用以興作風俗。
- 陳紀年幼時已有才智。七歲時,父親陳寔與友人相約在某日天中午出行,但當日中午過後友人仍未出現,陳寔於是離去。友人後來才到,向在門前玩耍的陳紀問道:「你的父親在嗎?」陳紀說:「他等待了你很久仍沒見你前來,已經走了。」友人因而大怒:「非人所為啊!與人相約出行,卻棄人而去。」陳紀則說:「你與家父相約中午。過了中午你仍未到,就是無信;對著他人兒子面前辱罵他(父親),則是無禮。」友人感到慚愧,便想下車想牽住陳紀的手,陳紀則進門不理他[3]。
- 陳紀亦有強記憶力,一次有賓客到家裏留宿,陳寔於是命陳紀和陳諶煮飯。客人與陳寔談話,二人煮飯都沒有留下看,反倒都跑去偷聽。因二人都忘了置箅載著飯,令飯都直接在鍋上煮。及後陳寔問:「為何飯沒有煮好?」二人於是跪著說:「你們在談話,我們都在偷聽,忘了用箅載著飯,現在飯都成粥了。」陳寔再說:「那你們有否學到東西?」二人答:「好像都記著了。」更搶著複述,都沒有錯漏。陳寔於是說:「這樣,吃粥就可以了,不用吃飯了[4]。」
争议记载
《世说新语·规箴》三载陈紀遭父丧而哭至形體憔悴,其母不忍而加蓋錦被,被來訪弔唁的郭泰見到,被其指责,陳元方家中頓時門可羅雀。但陳寔生前,郭泰已经去世。
家庭
父親
兄弟
陳紀有兄弟六人,但只有他與陳諶聞名
子女
世系圖
注释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编辑]
- 《後漢書/卷62》,出自范晔《後漢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