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鬼,也叫孤魂野鬼、游魂野鬼,是指飄流在荒郊野外的鬼怪,有时会以「廟仔公」(或「應公仔」)稱之。「廟仔」意思指小廟。通常認為孤魂野鬼(别称好兄弟)無人祭拜、無依無靠,專靠捉弄人來「討吃」過活。所以人們為了讓它們少作祟,就建了「三片壁」,讓它們有個歇息。[1]
描述
还有将野鬼也视为恶鬼,认为野鬼狰狞可怕,残忍害人, 俗称蛮干鬼,它能使人朝病。[2]旧时人们认为自己住宅中,如果是孤魂野鬼溜进宅子,就要给家人带来灾祸,在《山海经》中就有鬼国记载。[3]和尚也会在“普施”时表演节目,让游魂野鬼来看热闹,同时也施舍一些饭食、银角,叫游魂野鬼不要去哄抢那些本来应属于这场“功德”对象的“库银”。[4]
孤魂野鬼和祖先灵魂本質是相同,只是一個有人拜、一個沒人拜而已。[5]在七月鬼月,傳說閻羅王每年農曆七月初一打開鬼門關,放出一批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陽間來享受人們供祭,在七月最後一天重關鬼門之前,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陰間。所以在中元節祭祀「好兄弟」,道士們也以誦經作法事和準備三牲五果普渡孤魂野鬼。[6]
记载
钱钟书《围城》:“人家哪里有工夫梦见我们这种孤魂野鬼。”
- 清 洪昇 《长生殿·冥追》:“只落得伴冥途野鬼多。”
- 沈从文 《好管闲事的人·爹爹》:“ 傩寿先生 把儿子一死,也成了与孤魂野鬼相近的一个人了。”
参考资料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