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交易所(英語:Far East Exchange Limited),簡稱遠東會,於1969年開業,於1970年代至1980年代中期是英屬香港的四家證券交易所之一,其被認為是首家由香港華人創辦的證券交易所[註 1]。1986年與另外三家交易所合併成為「香港聯合交易所」,至2000年再改組成為現今的香港交易所。
歷史
遠東交易所由有「香港股壇教父」之稱的李福兆[1],聯同其兄長李福慶[2]、王啟銘,胡百熙[3]及白光等共11人創辦。早期香港只有一家證券交易所,是由英籍人士創辦及經營的香港證券交易所(簡稱「港交所」,俗稱「香港會」)。由於當時的香港證券交易所壟斷所有公司證券的公開買賣,其定下的上市條件十分嚴格,規模較小的企業申請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十分困難,中小企業為主的港資及華資公司難以符合上市資格。1960年代,香港經濟開始起飛,不少中小企業希望上市集資,卻因被香港證券交易所拒絕而無法成事。1969年,李福兆曾嘗試購買香港證券交易所的交易席位,但申請遭到否決[4]。
當時的香港法律並無限制成立證券交易所[4]。1969年10月31日,李福兆及王啟銘等人向政府登記成立遠東交易所[5],1969年12月17日,遠東交易所正式開業。會址設於中環皇后大道中華人行201室,當時會員經紀行有35家,共46位經紀。開業首日成交額達211萬港元,而香港會則為456萬元[5]。
遠東交易所相比英資為主的香港證券交易所,有多項創新的突破。香港證券交易所的交易以英語進行,而遠東交易所的交易則以香港語進行[5]。遠東交易所更容許女會員(Lady Member)及女性擔任出市員[1],是英聯邦國家中首家容許女會員的交易所[4];又容許多於一名出市員於交易大堂擔任出市工作[6]。
相比較為封閉的香港證券交易所,為提高透明度,遠東交易所設置俗稱「金魚缸」的Public Gallery,在交易大堂裝設一層透明玻璃,公眾人士可隔著玻璃觀看交易大堂内交易員的一舉一動及交易情況,包括價位及成交等,吸引更多普羅大眾到遠東交易所進行股票買賣,並且提高了公眾對買賣股票的興趣[4]。而「金魚缸」這名詞則常被使用以形容股票市場。
遠東交易所開業後,公司在交易所掛牌上市的門檻大為降低,吸引大量新興企業上市集資,而且普羅市民也多會在遠東交易所買賣股票,所以發展十分快速[7],遠東交易所開業頭一年,成交額已達29.96億港元,在1970年股市總成交額中佔49.5%[6],與香港證券交易所平分春色。不久,總成交額超越香港證券交易所,成為香港成交總額最高的交易所[6]。因地方不敷應用,遠東交易所其後遷往雲咸街8號,總面積5,000平方呎[4]。
四會時代
遠東交易所的成立,打破了香港證券交易所的壟斷局面,隨着其成功,另外兩家交易所在隨後兩年相繼成立,包括1971年3月15日成立的金銀證券交易所,及1972年1月5日成立的九龍證券交易所,形成四家交易所並存的情況[6]。遠東交易所的成交量,遠高於其他三家交易所,而經紀及客戶人數亦為最多者[8]。
香港政府鑒於越來越多證券交易所成立會令監管困難,因此在1973年3月1日緊急頒布《證券交易所管制條例》,規定自1973年3月2日起,創立任何交易所,需要獲得財政司或港督的批准[6]。香港政府亦向四家交易所施壓,希望將四家交易所合併。
合併
早於1974年7月,四家交易所同意組成名為香港證券交易所聯會(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Stock Exchanges,簡稱「聯會」),就未來發展及合併交換意見。1977年,香港證券交易所及遠東交易所曾經進行私下的「小合併」,但是因為香港證券交易所內部意見分岐而最終取消。
1980年7月,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The Stock Exchange of Hong Kong Limited,簡稱「聯交所」)註冊成立,為正式合併踏出第一步。1986年3月27日,四家證券交易所在收市後一同停業,結束四會並立的時代。4月2日,四會正式合併成「香港聯合交易所」,至2000年再與香港期貨交易所及香港結算合併,成為今日的香港交易所。
會所
遠東交易所曾設有會所,為會員提供以順德菜為主的飲食宴會等服務。大廚包括梁棠[9]、鄭錦富等[10]。
參見
註釋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