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外部關係部 (俄语: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внешних сношений СССР )建立於1923年。1946年前,該組織稱為蘇聯外交人民委員會(Народный комиссариат по иностранным делам ),拉丁化 後簡稱為Narkomindel;該部門通稱為蘇聯外交部(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иностранных дел )。
全聯盟等級的外交人民委員會,在簽署蘇聯成立條約 後的1923年7月16日成立,是建立於1917年所成立的蘇俄外交人民委員會基礎之上的。部門在1946年前 由人民委員領導,由外交部長領導至1991年,1991年曾稱外部關係部。每個外交部長均由蘇聯部長會議主席 推舉推薦,並由最高蘇維埃 主席團 確認通過擔任,成為部長會議成員[ 1] 。
組織結構
此外,委員會指出,“拯救世界”的國際努力是最好的“社會主義階級觀念”。它相信,如果社會主義可以創造一個更加和平的世界,那麼社會主義將真正進行世界革命 [ 2] 。
東歐的蘇聯衛星國政權在1989年瓦解後,東歐和西歐各部門之間不再有任何區別[ 1] 。
1986年,蘇聯政府建立了新的MER部門來處理軍備控制和裁軍。MER還創建了新的地區部門,例如太平洋部。這是一個根本性的變化,因為蘇聯外交部的結構基本上沒有變化。蘇聯教科書描述了蘇聯外交部的組織和結構,如下所示:
蘇聯外交大樓,典型的史達林式建築,現爲俄羅斯外交部大樓 ,攝於2011年
1986年和1987年初進行的重組工作導致許多高級外交官被替換。政府還引入了一項新原則,其中規定:“大使在同一職位任職4到5年後,就會失去敏銳的洞察力。在同一職位的最長期限為三年。”
意識形態與政策制定
意識形態是蘇聯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蘇聯外交是建立在馬列主義思想之上的。烏里揚諾夫 理解,妥協是外交中的重要因素,是與資本主義國家和平共處的支持者。
蘇聯外交部長愛德華·謝瓦爾德納澤 聲稱,蘇聯在戈巴喬夫時期的外交,已成為在全世界維持穩定外交關係的基石。
蘇聯歷史上有許多黨與國家競爭的例子。在外交政策中,國家由蘇聯外交部代表,而國際部則由黨代表。
國際部的外交政策方針比蘇聯外交部的外交思想更為激烈,蘇聯外交部遵循的是軍備控制 。
兩個蘇聯主要外交機構及其任務之間的衝突根深蒂固,看似不可避免。一方面,外交部尋求建立正式的國與國的關係;另一方面,國際部則追求該黨的夢想。一個以埋葬資本主義為代價的共產主義世界。
歷史
委員
參考文獻
^ 1.0 1.1 Feldbrugge, Ferdinand Joseph Maria; Pieter van den Berg, Gerard & Simons, William B. Encyclopedia of Soviet law . Brill Publishers . 1985: 515 [2020-05-11 ] . ISBN 90-247-3075-9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8-23).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fiftyfive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