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阿罗阿丝虫
|
|
罗阿罗阿丝虫的微丝蚴
|
科学分类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线虫动物门 Nematoda
|
纲:
|
色矛綱 Chromadorea
|
亚纲:
|
色矛亞綱 Chromadoria
|
目:
|
小桿目 Rhabditida
|
亚目:
|
旋尾亞目 Spirurina
|
下目:
|
旋尾下目 Spiruromopha
|
总科:
|
絲蟲總科 Filarioidea
|
科:
|
蟠尾絲蟲科 Onchocercidae
|
属:
|
羅阿絲蟲屬 Loa
|
种:
|
罗阿罗阿丝虫 L. loa
|
二名法
|
Loa loa
(Cobbold,1864)Castellani & Chalmers,1913
|
罗阿罗阿丝虫(学名:Loa loa)简称罗阿丝虫,又称眼丝虫、罗阿罗阿线虫,是一种引起罗阿罗阿丝虫病的寄生虫,分布于非洲和印度的热带地区。
形态
罗阿罗阿丝虫的成虫为白色线状,头端略细。微丝蚴具鞘,头间隙长宽相等,体核分布至尾端,在尾尖处有一较大的核。雄虫长25~35厘米,宽0.3~0.4毫米;雌虫长45~55厘米,宽0.45~0.55毫米;微丝蚴长250~300微米,宽6~8.5微米。
生活史
罗阿罗阿丝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的皮下组织,常周期性地在眼结膜下爬动。雌虫在移行过程中间歇性地产出微丝蚴。微丝蚴寄生于人体血液中,当中间宿主斑虻(Chrysops)吸食人血液时,微丝蚴进入虻体内。微丝蚴在虻中肠脱鞘后移行至虻腹部脂肪,经2次蜕皮,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再移行至虻的头部。当虻再次吸血时,感染期幼虫自其口器逸出经皮肤创口侵入人体,约需1年发育为成虫。成虫的寿命可达15年以上。
治病与临床表现
罗阿罗阿丝虫的致病阶段主要是成虫,主要临床表现是局部暂时性肿胀,常发生在腕部和踝部。成虫常移行于眼睑,潜行于眼结膜、角膜下,引起严重的结膜炎症、眼球水肿等症状,使感染者出现眼部奇痒、异物感。
防治
对于寄生于眼部和皮肤的罗阿罗阿丝虫的成虫可进行手术切除,对于人体内的微丝蚴则采取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为乙胺嗪和伊维菌素,但是后者有较大的不良反应。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