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陸豐民系,又稱海陸豐人,是指中國廣東省東部的海豐、陸豐等地的闽南民系,主要聚居於汕尾市及周邊一帶。
今日的海陸豐民系發源自閩南地區。海陸豐人的祖籍不少為宋、元、明時保護貨物的閩南人,尤其多為漳州人。清朝初年為了對付扶助南明政權的閩南人鄭成功等人,在遷海令時遷入惠州府海陆豐(今汕尾市),又與當地少量原居民融合,形成了後來的海陸豐民系。
海豐、陸豐的閩南人主要使用海陸豐話為自己的母語,而移居香港的海陸豐人後裔主要使用粵語,移居臺灣的海陸豐人後裔除了使用臺灣話外,聚居地比鄰客家村落的海陸豐移民也會使用客家話。
分布
海陆丰人主要分布於廣東汕尾市管轄的海豐縣、陸豐市、城區,以及惠州市的惠東縣部分地區,在香港、臺灣等地亦有移民分佈,人口300萬以上。[來源請求]
語言
海陸豐人使用的主要語言為閩南語海陸豐話,接近泉漳話。當中,海豐縣及汕尾市城區主要通行海丰话,陆丰市通行陆丰话,兩者皆有很高地相似性,在当地称之為学佬话、福佬话或鶴佬話。
相关条目
|
---|
漢族 | |
---|
其他民族 | |
---|
注1. 以古 廣信即現廣西 梧州為中心的原粵語民系,較少受後期各省移民影響,語言一致度遠高於珠三角,都接近現今的廣州話。 注2. 畲族一般使用客家话,仅極少量畲族人使用畲族本民族语言“活聂”,潮州地区畲族则逐渐使用潮州话。 注3. 在改革開放以後,从广东省以外移居到广东的漢族人群(操 湘语、 赣语、 官话等广东不分布或几乎没有分布的方言,在与广东原居民交流中较多使用普通话),统称北方人,主要集中分布在珠三角地区。 注4. 瑶族拥有自己的语言,粤北瑶族还兼通客家话等;粤西一带瑶族则通常将粤语视为母语,基本同化为汉文化。 注5. 除广东漢族三大民系及瑶族、壮族外,广东还存有其他无法归入瑶族或壮族的族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