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街為臺灣日治時期1929年6月至1945年10月間存在之行政區,原為1920年10月成立的板橋庄,轄屬台北州海山郡,也是海山郡行政中心海山郡役所的所在地。今新北市板橋區。
行政區劃
板橋街在清治時期及日治時期初期屬原屬擺接堡之街庄,在1895年隸屬於臺北縣,在1897年9月隸屬臺北縣新莊辨務署,在1898年3月改隸三角湧辨務署,在1899年10月改隸臺北辨務署,板橋地區在此時主要劃分為「第12區」、「第13區」[1][2]。在1901年11月11月,改隸臺北廳枋橋支廳,在1901年12月7日劃分為臺北廳下的「第18區」、「第19區」[3]。1904年4月1日,板橋地區被整併為枋橋街、後埔庄、四汴頭庄、湳仔庄、番仔園庄、沙崙庄、溪洲庄、深坵庄、埔墘庄、港仔嘴庄、下深坵庄、江仔翠庄、新埔庄、社後庄、崁頭厝庄等15庄[4]。1906年1月1日,第18區及第19區合併為「枋橋區」[5]。1918年3月19日,崁頭厝庄被公告廢止[6]。
1920年10月1日,原堡里之行政區廢除,街庄改為大字,「枋橋」改稱「板橋」,擺接堡及海山堡合併為臺北州海山郡;前述14庄合併為臺北州海山郡「板橋庄」,轄域內分為板橋、後埔、四汴頭、湳子、番子園、沙崙、溪洲、深丘、下深丘、埔墘、港子嘴、江子翠、新埔、社後十四個大字[7]。
- 番子園大字下有「番子園」、「三抱竹」、「浮洲」小字名
- 溪洲大字下有「番子埔」、「楛柃[8]脚」、「頂溪洲」、「洲子」、「下溪洲」、「中溪州」小字名
- 江子翠大字下有「第三崁」、「第二崁」、「溪頭」、「新埔」、「大埔尾」、「第四崁」、「第一崁」、「中洲」小字名[7]
1929年6月1日,板橋庄升格為「板橋街」。二戰後,板橋街改為臺北縣板橋鎮。
板橋街行政區劃變遷
1901年
|
1906年[5]
|
1929年-1945年
|
1946年
|
區[3]
|
街庄[4]
|
區
|
街庄
|
庄
|
大字
|
鄉鎮
|
第18區
|
後埔庄
|
枋橋區
|
後埔庄
|
板橋街
|
後埔
|
板橋鎮
|
四汴頭庄
|
四汴頭庄
|
四汴頭
|
湳仔庄
|
湳仔庄
|
湳子
|
三抱竹庄
|
番仔園庄
|
番子園
|
沙崙庄
|
沙崙庄
|
沙崙
|
楛柃脚庄、沙崙溪洲庄
|
溪洲庄
|
溪洲
|
枋橋街
|
枋橋街
|
板橋
|
第19區
|
新埔庄、社後庄、深坵庄
|
崁頭厝庄
|
崁頭厝庄
|
新埔
|
新埔庄
|
新埔庄
|
深坵庄
|
深坵庄
|
深坵
|
埔墘庄
|
埔墘庄
|
埔墘
|
港仔嘴庄
|
港仔嘴庄
|
港子嘴
|
下深坵庄
|
下深坵庄
|
下深丘
|
溪洲庄
|
江仔翠庄
|
江子翠
|
社後庄
|
社後庄
|
社後
|
街庄長
- 林清山:1920年10月1日至1924年10月1日(原任枋橋區長)
- 山本義信:1924年10月1日至1930年9月29日
- 神谷龜吉:1930年9月29日至1932年5月13日(原任海山郡役所庶務課屬,後任宜蘭農林學校書記)
- 淀川喜代治:1932年5月14日至1939年(原任基隆警察署警視)
- 野村豐助:1939至1945年(原任鐵道部自動車課囑託)
人口
設施
參見
|
---|
板橋街 | |
---|
鶯歌街 | |
---|
三峽街 | |
---|
中和庄 | |
---|
土城庄 | |
---|
蕃地 (1932年撤銷) | 1922年撤銷 | 白石按 · 雞罩山 · 紫微坑 · 牛角坑 · 崙尾寮 · 竹坑山 · 鹿母潭 · 楠子橋 |
---|
1932年撤銷 | 五寮 · 詩朗 · 菜園地 · 圳子頭 · 柑子樹腳 · 十八分 · 烏才頭 · 鹿窟 · 外插角 · 內插角 · 金敏子 · 有木 · 東麓 · 大寮地 · 東眼山 · 熊空南腳 · 大旗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