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令仪

李令仪(?—519年4月10日),南赵郡柏仁县(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出自赵郡李氏东祖,是北魏南赵郡太守李叔胤与其夫人崔宾媛的长女,嫁给了姨表兄弟卢元礼[1]

生平

李令仪个性极尽孝道,在本州出名。景明三年(502年)李叔胤去世后,李令仪号哭哀痛几近气绝至少四次,仰赖母亲崔宾媛抚慰勉励,才得以保全。守孝的三年之中,李令仪容貌消瘦,没有人扶就无法起身。出嫁之后,李令仪与母亲分隔,吃喝日益减少,不停的哭泣,逐日的衰弱病笃。卢元礼全家抚慰,李令仪还是如此,于是就送她回娘家省亲。李令仪回到卢元礼家后就又和以前一样,卢家就又送她回娘家,如此这样了八九次。卢元礼去世后,李令仪追念死者抚慰亲属,没有违反礼仪的行为,侍奉婆婆崔兰宾以孝顺谨慎而知名。崔宾媛于神龟元年十一月廿五日(519年1月11日)在洛阳去世,她的死讯传到范阳郡,李令仪放声悲哭而昏厥,一晚上才苏醒,六天不吃食物不喝水。崔兰宾担忧她无法被救治,亲自送着李令仪前去奔丧。李令仪体力垂危,从范阳郡到洛阳花了八时间,于神龟二年二月二十五日(519年4月10日)到达,她攀上母亲的棺榇嚎哭,在母亲去世的第八十九天死去[1]。有关部门将情况上报,魏孝明帝元诩下诏说:“孔子说居丧哀毁但不应因此丧生,大概是因为这样做会废止养育灭绝族类。李令仪既然不是嫡生的儿子,而她的孝顺承担不了哀伤,虽然违背了圣人的意思,志气猛烈情义深远,如果不加以褒奖,就没有什么可以拿来劝勉引导浮薄的社会风气了。可以追号李令仪为‘贞孝女宗’,将其改名孝德里,树立于赵郡李氏范阳卢氏两家的家门,以此促进风俗敦厚。”[2][3][4]

家族

曾祖父母

祖父母

父母

  • 李叔胤,北魏著作郎、广陵王谘议参军、南赵郡太守、谥号惠[1]
  • 崔宾媛,北魏武邑郡太守、赠定州刺史崔辩之女[1]

兄弟姐妹

丈夫

儿子

  • 卢柔,北周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内史大夫、容城县伯

通婚关系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魏書·卷92》,出自魏收魏书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1.3 1.4 陶钧, 《北魏崔宾媛墓志考释》, 《收藏家》 (06期), 2012年, (06期): 25–34 [2015-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 ^ 《魏书·卷九十二·列传列女第八十》:贞孝女宗者,赵郡柏仁人,赵郡太守李叔胤之女,范阳卢元礼之妻。性至孝,闻于州里。父卒,号恸几绝者数四,赖母崔氏慰勉之,得全。三年之中,形骸销瘠,非人扶不起。及归夫氏,与母分隔,便饮食日损,涕泣不绝,日就羸笃。卢氏合家慰喻,不解,乃遣归宁。还家乃复故,如此者八九焉。后元礼卒,李追亡抚存,礼无违者,事姑以孝谨著。母崔,以神龟元年终于洛阳,凶问初到,举声恸绝,一宿乃苏,水浆不入口者六日。其姑虑其不济,亲送奔丧。而气力危殆,自范阳向洛,八旬方达,攀榇号踊,遂卒。有司以状闻。诏曰:“孔子称毁不灭性,盖为其废养绝类也。李既非嫡子,而孝不胜哀,虽乖俯就,而志厉义远,若不加旌异,则无以劝引浇浮。可追号曰‘贞孝女宗’,易其里为孝德里,标李卢二门,以惇风俗。”
  3. ^ 《北史·卷九十一·列传第七十九》:贞孝女宗者,赵郡柏人人,赵郡太守李叔胤之女,范阳卢元礼之妻也。性至孝,父卒,号恸几绝者数四,赖母崔氏慰勉之,得全。三年之中,形骸销瘠,非人不起。及归夫氏,与母分隔,便饮食日损,涕泣不绝,日就羸笃。卢氏合家慰喻,不解。因遣归宁还家,乃复故。如此者八九焉。及元礼卒,李追亡抚遗,事姑以孝谨著。母崔终于洛阳,凶问初到,举声恸绝,一宿乃苏,水浆不入口者六日。其姑虑其不济,亲送奔丧,而气力危殆,自范阳向都,八旬方达。攀榇号踊,遂卒。有司以状闻,诏追号贞孝女宗,易其里为孝德里,树李、卢二门,以惇风俗。
  4. ^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赞皇西高北朝赵郡李氏家族墓地》. 科学出版社. 2021.09: 35. ISBN 9787030698766 (中文(繁體)). 

Strategi Solo vs Squad di Free Fire: Cara Menang Mud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