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潮(baby boom),指的是在某一時期及特定地區,出生率大幅度提昇的現象。歷史上有記載的幾次嬰兒潮,通常是起因於有振奮人心的因素,像是農作物豐收、打贏戰爭及贏得體育競賽等,但也有因為迷信或傳統的因素,例如華人地區龍年特別多嬰兒。在英文,形容嬰兒潮時期出生的人為「婴儿潮一代」(baby boomers)。
著名的嬰兒潮
世界各地
- 戰後嬰兒潮:在二戰結束後,遠赴戰場的軍人解甲返鄉(為了增加人口),觸發了嬰兒潮。包括台灣在內,專指1946年~1964年出生的人;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均有此現象。此世代被經濟學人稱為「海綿世代」,意指他們吸乾抹淨後代的資源,政治人物為了討好「具有人數(選票)優勢的他們」,也不願意未雨綢繆,日本病中「年輕人未曾享受過日本的成長宴會,來到世上只為收拾宴會結束後的殘局」,正是此問題造成的後果。
- 回聲潮世代:戰後嬰兒潮的孩子們,多半指Y世代。
- 2000年千禧年的嬰兒潮:這次的嬰兒潮幅度不如戰後嬰兒潮:
- 許多夫妻想在這個一千年只有一次的特別年份,生個千禧寶寶,讓寶寶在這特別的一年出生,而且也是龍年。
中國大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先后出现过3次婴儿潮:
- 第一次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为全球戰後嬰兒潮的组成部分之一,只因为国共内战缘故起步略迟,当时政府实行鼓励生育政策,人口增长率将近300%。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曾鼓励生育,并效仿苏联给予生育多的妇女以“英雄母亲”、“光荣母亲”的荣誉称号[1][2][3][4]。1953年,在时任北京大学校长、人口学家马寅初等人的提议下,中国政府开展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总人口突破6亿,比1949年增长超过1亿多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20‰[2][3][5][6][7]。
- 第二次出现在1962年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后,高峰在1965年,持续至1979年,当时由于国民经济情况逐渐好转,补偿性生育来势很猛,人口出生率在30‰~40‰之间,平均达到33‰,10年中国共出生2.5亿人。占当前中国总人口数的20%。是中国历史上出生人口最多、对后来经济影响最大的主力婴儿潮。
- 第三次婴儿潮出现在1986年至1991年,是因为中国主力婴儿潮成家立业,进入生育年龄而产生,称作回声婴儿潮。其中1990年是这6年中出生人口最多的一年。由于计划生育政策,此次婴儿潮出生人口总量虽不及主力婴儿潮,但也有1.3亿,為当前中国人口的十分之一。
香港
1945年香港重光後出現嬰兒潮,由1945年持續至1965年[8],這段時期的高出生率及中國內戰造成的逃港潮,使香港人口在短短20年間,由戰後的60萬人激增至360萬人。2007年,香港大學社會學系呂大樂教授,編寫了一本名為《四代香港人》的專題書籍,講述香港人口的問題。
臺灣
在臺灣,1976年為龍年;亦是被談論的一個嬰兒潮。[9]
影響
嬰兒潮主要為二十年後的未來社會帶來大量人力,但嬰兒潮在半個世紀後,當人都開始老了,令老年人口暴升,造成人口老化問題。而嬰兒潮過份的還可以造成因勞力過多,出現失業情況;居住問題。
美國實例上,在未來二十年內,嬰兒潮世代仍將構成美國社會的主要力量。他們的態度與行為,會對經濟、職場,以及整個社會制度帶來深遠影響。例如,嬰兒潮世代的老年人偏好全人的自我照護、自然食品、身心靈療癒的方式,排斥高科技醫療,因此,有些醫院已經開辦以另類藥品與心靈諮商為號召的新院區。[10]
相關條目
参考文献
青壯年的發展 |
---|
人生階段或事件 | |
---|
對世代的稱呼 | |
---|
心理或社交相关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