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府城隍庙原位于府城内西北集庆坊,秀水县署东侧、楞严寺南侧,即今中国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勤俭路、禾兴路交汇处西北,现存大殿,为嘉兴市文物保护点。
嘉兴府城隍庙始立于五代后晋天福四年(940),原在州署谯楼内东侧,南宋端平三年(1236)郡守刘炳移建招提寺旁,元末毁,明洪武三年(1370)知府谢节在天庆观旧址重建,此后明宣德、成化、嘉靖、万历和清康熙、道光、同治间多次重修。其中明嘉靖二十六年(1508)知府赵瀛重修时在两廊各立祠三间,分别祀嘉兴府附郭县嘉兴县、秀水县之城隍,成为府县合一的城隍庙[1][2](原嘉兴县城隍庙位于县治西二十步[3])。
原建筑有山门、大殿、两廊、寝殿和放生池等[4],今仅存大殿,面阔五间,前有抱厦三间,硬山顶,现为建设街道文体活动中心(图),殿前为宽敞的庭院,东西有银杏和雪松各一,殿内已被改造。
图集
参考资料
- ^ 清·许瑶光修,吴仰贤等纂,《光绪嘉兴府志·卷十·坛庙》:“城隍庙在集庆坊,即天庆观故址(吴志)。旧在州楼上之东偏,晋天福四年立,后移于此,守臣刘炳为之记(至元志)。元末兵燬,明洪武三年知府谢节即天庆观址立庙(袁志)。……宣德间知府齐政重修(柳志),成化间知府杨继宗修之,嘉靖二十六年知府赵瀛大加修葺,新增敞轩、省牲堂、左右斋庐、屏垣凡十有二,两廊各有祠三间,以居二县城隍之神(至元志嘉兴县城隍庙在县治内,考证旧在县西二十步,晋天福四年立,后移在治内之东偏,知县李时习重修,案后并于府),徙谕祭碑亭于中道,左右别建亭楼焉(赵图记)。万历三十八年知府吴国仕重修(伊志),四十三年大殿灾,次年知府庄祖诲重建(吴志)。国朝顺治间复建二邑城隍行宫于殿之东西(秀水任志),康熙三十一年火燬,知府徐崇礼重建(吴志),道光二年郡绅徐二存等捐输岁修经费,十年、十四年、十八年先后修葺(于志),咸丰间燬,同治中里人重建。”
- ^ 清·任之鼎修,范正輅纂,《康熙秀水县志·卷二·祠祀》:“城隍庙在县治东北半里,旧在州楼上之东偏,晋天福四年升县为秀州时立,宋端平三年守刘炳病其湫隘,移建府西招提寺侧,元末燬于兵。……是年(明洪武三年)知府谢节即天庆观址立庙,嘉靖中守赵瀛增砌两廊,各饬祠于左右,以居嘉、秀城隍之神,徙谕祭碑亭于中道左右。万历末大殿灾,署府同治刘可训重建。顺治□年复建二邑城隍行宫于殿之东西。”
- ^ 清·赵惟嵛修,石中玉、吴受福纂,《光绪嘉兴县志·卷六·坛庙》:“城隍庙在县西二十步,晋天福四年立,后移在县治内之东偏,宋知县李时习重修(至元志)。州城隍庙旧在州楼之东偏,天福四年升县为秀州时立,后移建招提寺侧,元燬,明建府城隍庙,在集庆坊天庆观故址(秀水县地),嘉靖二十六年知府赵瀛重修,于左建祠三间,以祀嘉兴县城隍之神(汤志)。国朝顺治间复建县城隍之神寝殿于庙左,康熙三十一年庙燬,知府徐崇礼重建(吴志),咸丰间燬,同治中里人重建(许志)。”
- ^ 《相会城隍庙》. 嘉兴故事. [2020-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4).
|
---|
|
都城隍庙 | | |
---|
府城隍庙 | |
---|
州城隍庙 | |
---|
厅城隍庙 | |
---|
县城隍庙 | 原杭州府 | |
---|
原嘉兴府 | |
---|
原湖州府 | |
---|
原宁波府 | |
---|
原绍兴府 | |
---|
原台州府 | |
---|
原金华府 | |
---|
原衢州府 | |
---|
原严州府 | |
---|
原温州府 | |
---|
原处州府 | |
---|
|
---|
卫城隍庙 | |
---|
所城隍庙 | 原绍兴卫 | |
---|
原温州卫 | |
---|
原海宁卫 | |
---|
原临山卫 | |
---|
原观海卫 | |
---|
原定海卫 | |
---|
原昌国卫 | |
---|
原海门卫 | |
---|
原松门卫 | |
---|
原磐石卫 | |
---|
原金乡卫 | |
---|
|
---|
注:1.别庙或村镇城隍庙暂不列出。2.斜体字表示已完全不存。3.标注 国 者全部或部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注 省 者全部或部分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