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條目 不完整。 (2016年6月10日) 請幫忙改善本條目,或到討論頁去討論该條目的問題。 |
南橫高速公路,中華民國政府稱為國道南橫高速公路,簡稱南橫高,台灣一條計畫中的高速公路,預定路線將橫貫中央山脈,接通東部、西部之二地。其路線依原計畫是採行6A路廊[1][2][3][4],西起自屏東縣竹田鄉,東迄於台東縣太麻里鄉。全長約76.35公里(官方公布53公里)。粗估工期至少費時12年,興建經費高達新臺幣2000億元。由於沿途會經過潮州、萬巒、來義、金峰,除利用國道三號路線自潮州系統交流道(即今竹田系統交流道)向東延伸之外,並在沿線設置三處交流道,途中會經過一座長約13公里的隧道[5],最後與花東高速公路銜接。
交流道列表
歷史
計劃內容
緣起
台灣南部雖有南橫公路以及南迴公路溝通東西,但南迴公路路線曲折,行車費時、路況不佳;南橫公路則於山區與河谷迴繞,同樣費時且危險,部分時間甚至可能無法通行。為能順暢溝通台灣南部東西之運輸,行政院訂定此計畫以建立一條快捷、便利、全天候的道路。
歷程
礙於原計畫中會行經中央山脈之北大武山,該路段是通過大武山自然保留區的核心區域[6],當地的地景、地貌都受到《文化資產保存法》的保護下,行政院基於維護棲息地,以降低生態衝擊,曾向中華民國交通部提出路線南移。經國道新建工程局研擬計畫後認為,若採行八號路廊是可避開大武山自然保留區,路線往南移至枋寮-太麻里,預計全線總長約80公里。但隨著路線南移而使里程增長,不僅增加200至300億元的興建經費,途中還要開挖26公里的隧道,並因長隧道的工程難度遠比雪山隧道倍增,使完工時間會因地質問題而大幅變動,粗估至少費時15年以上。
最後,在國道新建工程局反覆評選下,規劃的6A路廊會有13.5公里的路段通過大武山自然保留區,僅有12.9公里路段是採用400公尺深的覆土方式,開挖出斷面12公尺寬的隧道,剩餘的600公尺則因路線距離河川太近,一出隧道便會遭遇河床,必須要將公路抬升至地表施工,不得不影響當地的地景、地貌,但大武山自然保留區實際會受到6A路廊影響只有在橋樑這一段,直接對當地的水源保護會有所衝擊,卻不建議將路線北移,勢必會直接影響到雙鬼湖自然保留區。在北、中、南三條路線當中,若非考量施工成本與工程難度,那麼就是要考量當地的生態保育,礙於沒有一條路線全都可顧及到這些考量,除非放棄興建高速公路,否則找不出合適路線進行興建。[7]
目前辦理情形
係因符合經濟效益之路廊部分路段經過大武山自然保留區,因文化資產保存法而無法興建,現在國工局目前已計畫由「台88線延伸與拓寬」與「南迴公路拓寬與截彎取直」等方式來替代[8]。
註釋
連結資料
參考文獻
- 臺灣電視公司. 興建南橫高速公路將費時15年. 國家圖書館數位影音服務系統. 國家圖書館. 1995-05-19 [2015-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中文(臺灣)).
- 李文儀. 南橫高速公路 可望敗部復活. 自由電子新聞網. 自由時報. 2002-02-24 [2015-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中文(臺灣)).
- 林金正. 興建南橫國道 政院決修法促成. 中國時報. 1997-05-23 (中文(臺灣)).
- 黃錦堂. 〈國道南橫公路穿越大武山案評釋〉. 《新環境月刊》 (新環境雜誌社). 1994, (第105期) (中文(臺灣)).
- 楊秋霖、劉瓊蓮. 〈談國道南橫快速公路經過大武山自然保留區之影響〉. 《臺灣林業》 (林務局). 1993, 第19卷 (第8期)): p.5–p.8 (中文(臺灣)).
- 李玲玲. 〈人定勝天——大武山自然保留區與國道南橫高速公路〉. 《大自然雜誌》 (新環境雜誌社). 1992-07, (第36期): p.96 (中文(臺灣)).
- 王鴻濬. 《由國道南橫快速道路興建計劃看環境影響評估座談會》 (学位论文).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1995-09 (中文(臺灣)).
- 中華顧問工程司、美聯科技公司、亞聯工程顧問公司. 《國道南橫公路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規劃摘要報告》. 交通部台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 1992 (中文(臺灣)).
- 財團法人中華顧問工程司. 《國道南橫公路路線研選:路廊方案評選報告》. 交通部臺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 1994-07 (中文(臺灣)).
- 葉永田、羅俊雄、葉義雄、辛在勤、蔡主權、簡文郁、鄭世楠、黃文紀. 《國道南橫公路預定路廊地震影響評估》.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 1993 (中文(臺灣)).
- 劉益昌、高業榮、曾振名. 《國道南橫公路路線研選文化遺址調查報告》. 交通部台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 1994 (中文(臺灣)).
- 陳玉峯. 「國道南橫公路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民間評估系列(一):植物生態及政策課題解析. 高雄市綠色協會. 1996-01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