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而瑙特(Ælnoth of Canterbury或Ailnoth)是來自坎特伯雷的盎格魯 - 撒克遜本篤會修士,定居在丹麥,作品《丹麥聖王加奴迪的生平和遇難》(Historia ortus, vitae, et Passionis S. Canutis regis Daniae)被教會列為聖品,長詩《六天的使命》也是經院哲學的代表作[8]。
歐艾遜(Aagesen)作品《丹麥王朝簡史》(Historia regum Daniae compendiosa)在丹麥中世紀文學裡具有一定的地位[9]。
Den Politiske Kandestøber, 1722 (Eng. The Political Tinker / The Pewterer turned Politician)
Den vægelsindede, 1722 (Eng. The Waverer / The Weathercock)
Jean de France eller Hans Frandsen, 1722 (Eng. Jean de France)
Jeppe på bjerget eller den forvandlede Bonde, 1722 (Eng. Jeppe of the Hill, or The Transformed Peasant)
Gert Westphaler|Mester Gert Westphaler, 1722 (Eng. Gert Westphaler)
Barselstuen, 1723 (Eng. The Lying-in Room)
Den ellefte Junii, 1723
Jacob von Tyboe eller den stortalende Soldat, 1723
Ulysses von Ithacia, 1723 (Eng. Ulysses of Ithaca)
Erasmus Montanus eller Rasmus Berg, 1723 (Eng. Erasmus Montanus or Rasmus Berg)
Don Ranudo de Colibrados, 1723
Uden Hoved og Hale, 1723 (Eng. Without Head or Tail)
Den Stundesløse, 1723 (Eng. The Fidget)
Hexerie eller Blind Allarm, 1723 (Eng. Witchcraft or False Alert)
Melampe, 1723
Det lykkelige Skibbrud, 1724 (Eng. The Happy Capsize)
Det Arabiske Pulver, 1724 (Eng. The Arabian Powder)
Mascarade, 1724 (Eng. Masquerade)
The Christmas Party (play)|Julestuen, 1724 (Eng. The Christmas Party)
De Usynlige, 1724 (Eng. The Invisible / The Masked Ladies)
Diderich Menschenskraek, 1724 (Eng. Diderich the Terrible)
Kildereisen, 1725 (Eng. The journey to the source / The source Journey)
Henrich og Pernille, 1724–1726 (Eng. Henrik and Pernille)
Den pantsatte Bondedreng, 1726 (Eng. The Pawned Farmers helper / The Peasant in Pawn)
Pernilles korte Frøkenstand, 1727 (Eng. Pernille's Brief Experience as a Lady)
Den Danske Comoedies Liigbegængelse, 1727 (Eng. Funeral of Danish Comedy)
Den honette Ambition, 1731 (Eng. The honest/honourable ambition)
Den Forvandlede Brudgom, 1753 (Eng. The Changed Bridegroom)
Plutus eller Proces imellom Fattigdom og Riigdom, publ. 1753
Husspøgelse eller Abracadabra, publ. 1753 (Eng. The house's Ghost or Abracadabra)
Philosophus udi egen Indbildning, publ. 1754
Republiqven eller det gemeene Bedste, publ. 1754
Sganarels Rejse til det philosophiske Land, publ. 1754 (Eng. Sganarel's Journey to the Land of the Philosophers)
詩歌
Peder Paars, 1720
fire Skæmtedigte, 1722 (Eng. Four poems for fun)
Metamorphosis eller Forvandlinger, 1726 (Eng. Metamorphosis or Changes)
小說
Nicolai Klimii iter subterraneum, 1741. (Translated to Danish by Hans Hagerup in 1742 as Niels Klims underjordiske Rejse.) (Eng. Niels Klim's Underground Travels or Nicolai Klimii's subterranean Journey or The Journey of Niels Klim to the World Underground Bison Books, 2004. ISBN0-8032-7348-7)
論文
Moralske Tanker, 1744 (Eng. Moral thoughts)
Epistler, 1748–54
Moralske Fabler, 1751 (Eng. Moral Fables)
Tre latinske levnedsbreve, 1728–1743
歷史著作
Introduction til de fornemste Europæiske Rigers Historier, 1711 (Eng. Introduction to the Greatest European Empires Histories)
Morals Kierne eller Introduction til Naturens og Folke-Rettens Kundskab, 1716 (Eng. The Core of Morality or Introduction to Natural and International Law)
Dannemarks og Norges Beskrivelse, 1729 (Eng. Denmark and Norways Description)
Dannemarks Riges Historie, 1732–35 (Eng. The Danish Empire/Kingdom's History)
Den berømmelige Norske Handel-Stad Bergens Beskrivelse, 1737 (Eng. The Famous Norwegian Commercial Hub Bergen's Description)
Almindelig Kirke-Historie, 1738 (Eng. General Church History)
Den jødiske Historie fra Verdens Begyndelse, fortsat til disse Tider, 1742 (Eng. The Jewish History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World, Continued till Present Day/These Times)
Adskillige store Heltes og berømmelige Mænds sammenlignede Historier, 1739–53 (Eng. Several Great Heroes' and Famous Men's Compared Histories)
Adskillige Heltinders og navnkundige Damers sammenlignede Historier, 1745 (Eng. Several Heroines' and Noteworthy Ladies' Compared Histories)
亞當·戈特洛布·奧倫施拉格(Adam Oehlenschläger,1779年11月14日- 1850年1月20日)是丹麥詩人和劇作家`,為丹麥文學和浪漫主義的代表之一,他在丹麥文學中引入了浪漫主義,他的名字至今仍然是斯堪的納維亞浪漫的代名詞。亞當·戈特洛布·奧倫施拉格喜歡運用英國詩人的比喻方式,創作大量詩歌,戲劇,散文,他的詩歌和戲劇作品風格清晰、高尚、豐富,作品詞語通順流暢,順其自然的情感和豐富的浪漫熱情一直是他極度受讀者歡迎的特色。1819年亞當·戈特洛布·奧倫施拉格創作現在的丹麥國歌之一Der er et yndigt land,其他重要的代表作品有:《金角》(Guldhornene)被視為丹麥浪漫主義文學的開端、《仲夏夜之劇》(Vanct Hansaften-Spil)和《哈貢雅而之死》(Hakon Jarls Død)這兩齣劇也相當有名。1829年,他被公開賦予「北歐詩歌之王」和「斯堪地那維亞詩歌之王」桂冠。
侯克(Carsten Hauch,1790年5月12日——1872年3月4日)是丹麥詩人和劇作家,作品以悲劇聞名,在1848年戰爭爆發時回到哥本哈根,大約在這個時候,他的戲劇才華達到了頂峰,他製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人欽佩的悲劇,例如Svend Grathe (1841)、The Sisters at Kinnekullen (1849)、Marshal Sag (1850)、 Honour Lost and Won (1851)和Tycho Brahe's Youth (1852)[14]。
漢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通稱安徒生,丹麥作家暨詩人和哲學家,其作品內容多元,其中最出名的也最具影響力的是他所撰寫的童話故事,並因為童話作品而聞名於世,從童話中帶出深刻的寓意。他總共創作164篇作品[16],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不僅被譯成了多國語言,還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17],安徒生生前獲得皇家致敬,被高度讚揚為給予全歐洲的一代孩子帶來了歡樂,他的作品被翻譯為超過150種語言,成千上萬冊童話書在全球陸續發行出版,而童話故事則激發了大量電影、舞台劇、芭蕾舞劇及動畫的創作[18]。
海柏格(Johan Ludvig Heiberg,1791年12月14日——1860年8月25日)是丹麥詩人、劇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學歷史學家以及小說家,他提倡黑格爾哲學,並將歌舞雜耍引進丹麥。他的創作形式多元,他創作了大量的這些雜耍表演,其中最著名的是《所羅門王和帽匠喬治》(King Solomon and George the Hatmaker,1825)、《愚人節》(April Fools,1826)、《羅森博格花園的故事》(A Story in Rosenborg Garden,1827)、KjøgeHuskors(1831年)、《巴黎的丹麥人》(The Danes in Paris,1833)、《不》(No,1836)和《是》(Yes,1839)。在那個時代海柏格對文學品味和批評意見的影響大於其他任何的作家,能與18世紀的路維·郝爾拜相比。當時丹麥浪漫主義運動使得大多數詩人作品都非常嚴肅,而海柏格在他的作品中增添了幽默、優雅和諷刺的元素,他詼諧精緻的作品在丹麥文學中幾乎是獨一無二的[20]。
受到1864年,丹麥在普丹戰爭中戰敗,被迫將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省割讓給普魯士的影響[23],丹麥人不得不正式現實狀況,不再沉浸在浪漫主義的幻想之中。1870到1890是丹麥的「現代突破」(Det Moderne Gennembrud),「現代突破」的作家反對浪漫主義不切實際的傳統風格,其特徵之一特徵還有以國際視角撰寫作品,性和宗教有關的題材不再受到限制可以自由發揮,以及對達爾文主義等科學成就的興趣。文學中關注現實主義,並將問題置於辯論之中。性別問題受到嚴肅的對待,更多的女性作家參與了這些問題[24]。寫實主義和自然主義使得丹麥文學界一改先前的浪漫主義風氣,作家們開始關注社會現實議題和科學領域[25]。
代表人物和作品
喬治·布蘭德斯(Georg Brandes,1842年2月4日——1927年2月19日)是一位丹麥評論家和學者,從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初,他對斯堪的納維亞和歐洲文學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他被視為斯堪的納維亞文化「現代突破 」背後的理論家,他定義了現代突破,並開始了文化激進主義的運動。布蘭德斯在30歲時制定了新現實主義和自然主義的原則,譴責超審美寫作和文學幻想,他的文學目標得到其他作家的讚同,布蘭德斯的作品被視為壓制性規範、權威和虛偽的解放者,他為許多當代作家提供了靈感,其中包括挪威現實主義劇作家亨里克·易卜生。而在他的影響之下,丹麥的小說開啟了實驗小說的時代,重新詮釋自身的意義。他的重要作品有《十九世紀文學中的主流》(Main Currents in the Literature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這部作品對歐洲一些主要國家文學的批評鮮明新穎,以及他對18世紀偽古典主義的反抗的描述,立刻引起了丹麥和其他國家文壇的關注。他後來作品中最重要的是他對威廉·莎士比亞(1897-1898)的研究[26]。
延斯·彼得·雅各布森(Jens Peter Jacobsen1847年4月7日——1885年4月30日)是丹麥小說家、詩人和植物学家,在丹麥經常寫成“ J. P. Jacobsen ”(並發音為“I. P. Jacobsen”)。他開始了丹麥文學中自然主義運動,並成為現代突破作家中的一份子。雅各布森的作品並不是非常廣泛,但其國際影響力卻相當大,他的經典著作由兩部小說、七部短篇小說和一部詩歌組成,雖然作品數量不是很多,但足以讓他成為最有影響力的丹麥作家之一。他的歷史小說《十七世紀的一位女士》(Fru Marie Grubbe,1876,英文翻譯Marie Grubbe, 1917年)是丹麥第一個對一位17世紀女性的心理學研究[27]。第二部小說是以保守現實主義風格所撰寫的作品:《尼爾斯·萊恩》(Niels Lyhne,1880,英文譯本1919年)[28]。雅各布森的短篇小說收錄於Mogens og andre Noveller(1882,翻譯為Mogens and Other Tales,1921,Mogens and Other Stories,1994)。其中必須提到《莫根斯》(1872年,他的正式首演)。
霍爾格·德拉赫曼(Holger Henrik Herholdt Drachmann,1864年10月19日——1908年1月14日)是丹麥詩人、戲劇家和畫家,是斯堪的納維亞現代突破運動的人物之一,他加入了追隨布蘭德斯的年輕激進派作家群體。他的作品題材大都來自於他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觀察,他航行數個國家,這些經驗成為他創作的材料,德拉赫曼是現代最受歡迎的丹麥詩人之一,他將現代叛逆主義的態度與對婦女和歷史的浪漫主義觀點結合在一起。他的代表作品有:詩歌 Dæmpede Melodier (Muffled Melodies, 1875)奠定了他職業作家的身分,另外他的浪漫戲劇Der var engang(Once upon a Time)在哥本哈根皇家丹麥劇院(Royal Danish Theatre)的董事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並成為經典作品,他的悲劇VølundSmed(Wayland the Smith,1894)和Brav-karl(1897)使他成為丹麥最受歡迎的劇作家[29]。
山道夫(Sophus Schandorph,1836年5月8日——1901年1月1日)是丹麥詩人和小說家,他是“現代突破”运动(丹麦语: Det moderne gennembrud) 的作家之一。小說《沒有中心》( Uden Midtpunkt)是他的代表作,而後期小說中較為著名的是:《托馬斯弗里斯的歷史》(Thomas Friis' Historie,2卷,1881年)、Det gamle Apothek (The Old Apothecary,1855)、Poet og Junker (1892)和Helga (1900)。雖然今天山道夫的作品較少被讀者皆受,並沒有被視為“突破”的傑出人物,但他是亨利克·蓬托皮丹以及後來的地區主義和社會作家的靈感的重要關鍵人物[30]。
約翰內斯·約根森(Johannes Jørgensen,1866年11月6日——1956年5月29日)是丹麥作家,最出名的是他的天主教聖徒傳記,他生平總共獲得五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約根森的作品深受天主教的影響,早期寫作風格帶有象徵主義,而1907年,約根森完成了他的《聖弗朗西斯傳記》(biography of St. Francis) ,這本書使他在阿西西以及後來在他的故鄉斯文堡成名並成為當地的名譽公民,《錫耶納聖凱瑟琳》(Catherine of Siena,1915)一書是他的第三部聖徒傳記。除了帶有宗教風格的作品外,約根森還創作了一些旅行紀敘[32]。
馬丁.安徒生.尼克索(Martin Andersen Nexø,1869年6月26日——1954年6月1日)是丹麥作家,作為第一位支持社會革命的丹麥小說家,他的作品在丹麥乃至整個歐洲具有宣傳社會主義的作用。尼克索的著名作品為兩部小說,並以這兩部小說打響知名度,第一部是Pelle erobreren(英文: Pelle the Conqueror),它在1906年到1910年之間出版了四卷,是一部成長小說,這部作小說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也是翻譯成他國語言最多的作品;第二部小說Ditte mennskebarn,5 vol(1917-21),描繪了一個貧窮、勇敢、有愛心的女孩和女人的生活,對她們來說無法擺脫被壓迫的人生,這兩部小說同時也被改編成多部電影[35],例如第一部小說改編成1986年的 DDR-FS電影 Pelle der Eroberer和1987年的電影 Pelle Erobreren .Ditte Menneskebarn(英文: Ditte,Child of Man)[36]。
約翰尼斯·威廉·延森(Johannes V. Jensen,1873年1月20日——1950年11月25日)為丹麥作家,他被認為是20世紀丹麥最偉大的作家,194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以歷史小說聞名世界[37]。1906年,延森創作了他最偉大的文學成就:《收集了1906年的數字》(即詩歌1906年)(Digte 1906),將散文詩引入丹麥文學。他還寫了詩、戲劇和許多文章,主要內容是人類學和哲學的演變,而1999年延森的作品《國王的墮落》(The Fall of the King,1901)被報紙Politiken和Berlingske Tidende譽為20世紀最好的丹麥小說。延森被認為是丹麥現代主義之父,特別是在現代詩歌領域,他引入了散文詩,並使用了簡單直接的語言,他的文學影響力始於20世紀60年代,直至今日丹麥文學仍受到他的影響[38]。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幻思
第一次世界大戰導致丹麥不再持續以往和平生活的理想態度,浪漫主義、現實主義不再占據主流文學文化,在唯物主義也沒有滿足人們對於精神上的需求之下,部分作家要求開創新的文學風向,並且由於當時一戰後國家獨立的風潮,丹麥國內許多作家也紛紛加入革命組織,革命、反動、戰爭思維、美國化和左傾意識開始逐漸影響丹麥年輕作家,丹麥文壇走向因而有所改變,但同時間之前老一輩的作家仍舊持續在創作,因此在這一個時期的丹麥文壇擁有不同的寫作風格,相互影響。在此時期的主要文學表現形式是刊物的出版,許多知名刊物都在此時聞名於丹麥並影響後來的丹麥文學,《旁觀者》(Tilskueren,1884-)和《Gads danske Magasin》在所有刊物中影響力最大[4]。
凱爾德·阿貝爾(Kjeld Abell)是丹麥劇作家、編劇和戲劇設計師,阿貝爾的戲劇作品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批評中產階級慣例,二、反對納粹主義,三、批評戰後悲觀主義和對死亡的衝動。他是丹麥劇作家中第一個現代主義者,在納粹佔領丹麥之前和期間,阿貝爾利用他的戲劇來抗議失去自由,這些戲劇的主題將自由和逃避主義視為自我毀滅,這些作品包括Anna Sophie Hedvig(1939,英文譯本1944)、Dronning gaar igen(1943年)。戰爭結束後,他許多戲劇作品採用了複雜的神秘元素,這些戲劇包括Dage paa en sky(Days on a Cloud,1947)、Denblåpekingeser(The Blue Pekingese,1954)、Kameliadamen(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1954)和Skriget(The Scream,英文翻譯1961),並於1960年成為丹麥學院(Danish Academy)的成員[39]。
书名
年份
英译本
英译年份
Melodien der blev væk
1935
The Melody That Got Lost
1939
Eva aftjener sin Barnepligt
1936
Eva is Serving Her Child Duty
Anna Sophie Hedvig
1939
Anna Sophie Hedvig
1944
Judith
1940
Judith
Dage paa en Sky
1947
Days on a Cloud
Den blå pekingeser
1954
The Blue Pekingese
Kameliadamen
1959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
Skriget
1961
The Scream
摩頓·尼路臣(Morten Nielsen)是當時丹麥著名愛國詩人和抗戰鬥士,他只發表過一系列詩集《沒有武器的勇士》(Krigere uden Vaaben),大多數詩的內容都是關於人和死亡間的關係,作品充滿愛國主義情操[40]。